网球肘一般多因慢性劳损致肱骨外上髁处形成急、慢性炎症所引起。肱骨外上髁是前臂腕伸肌的起点,由于肘、腕关节的频繁活动,长期劳累,使腕伸肌的起点反复收到牵拉刺激,引起部分撕裂和慢性炎症或局部的滑膜增厚、滑囊炎等变化。多见于特殊工种,如转瓦工、木工、网球运动员等。
在中医学中,网球肘属于伤筋、肘痛等范畴。本症系由肘部外伤或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致使局部气血凝滞,脉络淤阻而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气血虚弱,血不荣筋,肌肉失于温煦,筋骨失于濡养,加上肱骨外上髁腕伸肌附着点慢性劳损及牵拉引起。
肱骨外上髁处的压痛点是无菌性炎症病例产物的蓄积处,亦是痛觉神经的敏感点,也是组织增生变性最严重的地方。《内径》云:“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在肱骨外上髁痛点处采用长时间艾灸,使其火力直达病所,籍以激发经络之气,行气活血,宣痹止痛。用艾灸疗法来调理网球肘,需要对症以下四大穴位:阿是穴、曲池穴、手三里穴和合谷穴。今天灸哥给大家逐一介绍每个穴位的位置及功效。
1阿是穴
阿是穴意指疼痛处,所以感觉到疼的位置,即为阿是穴。
2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曲池穴归属手阳明大肠经,艾灸此穴有抒压和解除疲劳,疏风清热等作用。
3手三里穴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在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幅,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艾灸此穴有缓解腰痛,肩臂痛,上肢麻痹,半身不遂,溃疡病,肠炎,消化不良等作用。
4合谷穴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先以右手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左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或着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状若山丘,往后走为山谷凹陷处,即是此穴。合谷穴归属手阳明大肠经,艾灸此穴有除黑眼圈,提神醒脑,舒缓肩颈肌肉僵硬等作用。
以上穴位,每天每个穴位艾灸一次,每次每穴20分钟左右,每周休息一天。有见好转后,可以减少为一周3至4次,每次每穴20分钟左右。平时注意保暖并进行适量的运动。穴位的艾灸顺序应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如果有时间,最后可艾灸足部涌泉穴,避免上火。灸哥希望所有网球肘患者早日康复!
艾灸期间不应着风受凉,保持平和情绪。饭饱酒后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后毛孔舒张,故半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趁虚而入。艾灸一向是慢功出奇效,无论是养生保健,亦或防治疾病,都需坚持。如果没有艾灸条件,可以每日按揉相应的穴位,也有一定的效果。中医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们国人共同去挖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