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为病症名。俗称“网球肘”。指肱骨外上髁部伸肌总腱处的慢性损伤性肌筋膜炎。属祖国医学“伤筋”“肘痛”“痹证”等范畴。多由慢性损伤引起。肱骨外上髁炎(externalhumeralepicondylitis)是由急慢性损伤造成肱骨外上髁周围软组织疼痛,因多见于网球运动员,故又称为网球肘(tenniselbow)。该病与职业有关,多见于需反复用力伸腕活动的成年人,尤其是频繁地用力旋转前臂者,如网球运动员(打网球者经常反手挥拍击球,若不得法常引发本病)、小提琴手、瓦木工人等。在临床上十分多见,为骨科门诊就诊率最高的常见病之一。疼痛源于肘部后外侧,当旋后肌运动,如用力握物,控物动作时疼痛加剧,疼痛向前臂放射,肱骨外上髁部有局限性压痛。急性期应休息制动1-2周。该症绝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极少数治疗无数者,痛苦较大,可考虑手术松解治疗。提示:当您在提热水瓶倒水、扭毛巾或者扫地时感到肘关节外侧痒痛,甚至可向上臂及前臂放射,而休息时症状减轻,请留心一下你是否患上了肱骨外上髁炎,医院就诊。肱骨外上髁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在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位,被动牵拉伸肌(握拳、屈腕)和主动收缩伸肌(伸腕)将对肱骨外上髁处的伸肌总腱起点产生较大张力,如长期反复这种动作即可引起该处的慢性损伤。因此,凡需反复用力活动腕部的职业和生活动作均可导致这种损伤,如网球、羽毛球、乒乓球运动员,钳工、厨师和家庭妇女等。少数情况下,平时不作文体活动的中、老年文职人员,因肌肉软弱无力,即使是短期提重物也可发生肱骨外上髁炎,如出差提较重行李箱、协助搬运大量图书、家具等。临床可分为急性期淤滞型、慢性期僵凝型。急性期应使用颈腕带悬吊制动休息1~2周,后期配合手法和“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拧衣物或大螺丝帽,注意防治结合。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应限制腕关节的活动,尤其是限制用力握拳伸腕动作是治疗和预防复发的基本原则。
王东村卫生室采用特色“穴位注射疗法”,应用纯中药注射制剂,(夏天无注射液等配伍)穴位注射或压痛点注射,对慢性期僵凝型“网球肘”取得极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