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针刺蝶腭神经节(新吾鼻炎针刺)治疗鼻炎技法培训班(北京)←点击链接查看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由审证求因到立法处方,有一套完整的规律。用药配方的法则有“七方十剂”,针灸的道理也与此相同,只是把药名改成穴名。下面先谈谈针灸的七方。
一、大方
大方的条件是取穴位多,用针粗,手法重。大方的适应症有:脑出血、风湿性关节炎、脊髓前角灰白质炎后遗症(此症多侵犯小儿,用针宜细,随刺即起,刺入亦浅,谓之小儿针法。列入大方,因取穴甚多,有时多至二三十穴)等。
二、小方
小方的条件是取穴少,用针细,手法轻。大都用于新病、轻病、身体虚弱的患者。
三、缓方
缓方的条件是:取穴少,留针时间短,间隔日期长。用于许多慢性而轻微的疾患,如神经衰弱、习惯性便秘等。
四、急方
急方的条件是:穴位明显好找,操作简便迅速,针灸后立即见效。取穴不拘多少,随时随地都可救急应用。例如晕车、晕船、急性胃肠炎、癫痫发作、小儿惊厥、晕针较重等。
五、奇方
奇方的条件是:只取一穴,中病而止。例如牙痛针翳风、癫痫取太冲、头昏刺百会等。另外,凡只取一穴,屡次使用,病愈为度,也叫奇方。例如因怒气失眠,屡刺行间;消化不良,常针中脘;腰痛多次用肾俞或委中等。
六、偶方
偶方的条件是:两侧取用同名穴,穴位数目左右相等。用于全身病,使左右经络达到平衡,例如:四关穴、两合谷、两太冲同时并用,或不论采取任何穴必须两侧相同,或穴不同而穴数相等。
七、复方
复方有三种形式:
(1)配合法:取了一穴,恐怕疗效不著,再加上同样效果的一穴。例如:头项强痛,取了风池,又加天柱;腰腿疼,取了环跳,又加委中。
(2)并进法:同时患有两种病。例如患有膝关节炎,还有消化不良,取膝眼治关节炎,加中脘治消化不良,再配上胃经的合穴足三里,对膝关节和胃病都起到治疗作用。三穴同时并用,对这两种病都能收到效果。
(3)分治法:治疗同时患有两种不相连属病的患者。例如:患了面神经麻痹,又起了荨麻疹。取颊车、地仓治面瘫,又取曲池、臂臑治荨麻疹。曲池行血,又是大肠经的合穴,上通面部。颊车、地仓为胃经穴,荨麻疹多与胃有关联,这样互相配合,互相影响,同时治疗两种不相关联的病,而由穴位使之相通而同时收效。
再谈针灸处方的十剂。
一、补可扶弱
例如:大椎、陶道治阳虚而兴奋督脉,使腰脊强壮。灸膏肓治肺病虚衰。常灸足三里以健胃而增进饮食,强壮身体,或用各种补的手法,使身体转弱为强。
二、重可镇逆
例如:膈肌痉挛,气上逆而打嗝不止,取内关以治胸中,加膻中以利气(为八会穴的“气会”),再加日月由胆经斜上刺入接近膈肌。重用泻法,即可止其痉挛。
三、轻可去实
例如:肝阳上亢,血压上升,头目眩晕,取八会穴的“血会”膈俞,找准穴位,双侧各埋皮内针1支,10秒钟后,血压即下降,屡用屡效。又如:津枯便秘,痛苦不堪,在左腹结穴埋藏皮内针1支,可以当日排便。津枯便秘,又名“脾约”,采取脾经的穴。便秘时粪块多积滞在乙状结肠部,腹结穴直接刺激乙状结肠,这也是百试不爽的,但埋在右侧腹结则效果欠佳。
四、宣可决壅
例如:痰涎壅塞喉间,吐之不出,气被痰阻,呼吸困难,闷塞难忍,用手指抠天突穴,一抠一抬,连续数次,其痰自然吐出。痰涎“聚于肺,关于胃”,可针胃经丰隆穴,用泻法宣通。
五、通可行滞
例如:痢疾便脓便血,里急后重(又名“滞下”),总像有粪便欲出不出,常去蹲厕所,蹲得腿酸麻木,而起来又想蹲下,蹲下又排不出,痛苦不可名状,可取三焦经募穴石门,配以大肠经募穴天枢,运用泻法,即能消除积滞,减轻症状,针刺数次可愈。
六、涩可固脱
例如:脱肛,针长强、二白,灸百会,可使脱肛在短时间内收缩还纳。百会、长强都是督脉上的穴,灸百会是“病在下而取之上”,针长强是“局部取穴”,刺激肠壁。二白为奇穴,可以收缩涩滞已脱出的大肠末端。
子宫脱垂,针维胞穴可剌激子宫收缩,加上太溪为肾的原穴,肾开窍于二阴,对大小便都有调整作用。或加太冲,肝经的原穴,肝脉络阴器,可促进子宫收缩。涩可固脱,须用补的手法。
七、滑可去著
例如:腱鞘囊肿,因扭伤闪挫,多在手腕上起一小包,按之柔软,但不能移位。“著”字与“着”字相通,如“着落”,即固定在一个地方。治法用左手指按紧囊肿的根部,以毫针从四面横刺,随针挤出黏滑液体。几次之后,囊肿自消。
小儿疳积,主要由于营养不良。头大颈细,头发稀而打缕,肚大筋青,形容消瘦。针四缝穴可挤出白色黏滑的液体,每周针1次到3次可以治愈。
八、泻可去闭
例如:大便闭结,有因胃肠实热的,有因饮食积滞的,有因津液枯而便秘的。《针灸大成》有下法,针三阴交,用呼吸泻法,可通大便。《资生经》治大便闭塞、气结、心坚满,针石关穴;治小便癃闭,针胞肓、秩边。
九、湿可胜燥
燥病发于外的,皮肤干枯,皱纹堆累;发于内的,无故悲伤,精神失常,叫做脏躁。内则消耗津液而使便燥。虽有风燥、火燥、热燥的区分,原因总是气虚血少,生热而成燥病。治疗方法为补气生血、滋养津液。取气会膻中以行气,选血会膈俞以养血,采太溪以生津。津液充分,燥病自除。至于脏躁,即为癔病,取内关、神门、巨阙等穴,针后即效。
十、燥可胜湿
《内经·病机十九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有中满、浮肿、尿闭、皮肤湿疹等症,病源在脾和与其相表里的胃经。选用脾、胃的合穴、原穴,如阴陵泉、足三里、太白,以及肾经的水泉等穴,均可通经活络,使脾胃旺盛,肾阳充足,胜湿而去病。
版权声明:摘自《上海针灸杂志》年02期。作者彭静山
彭静山:一点二穴三线四面的取穴法“一点”就是每次只选用一个穴,只用一针,扎一下而达到治疗目的,又叫“一针疗法”
十四经只有任脉、督脉是单行穴。其他十二经中每一个穴都是左右对称。每穴都是两个,但只用一侧的也叫“一点”。经外奇穴的四缝、八邪、八风都是八个点,十宣穴是十个点,十二井穴是十二个点。这都不在“一点”的范畴。若是只选用四缝、八邪、十宣、十二井里的一个部位,仍然可以叫做“一点”。
“二穴”,则是每次选用左右同名两个穴,或不同名的两个穴。两穴互相配合,可以加强治疗效果,提高针灸疗效。
“三线”,是一次选用几个穴位,把选出的穴用虚线连接起来,成为直线、斜线、横线、周围线四种形式。其中含有辨证施治的巧妙作用。
“四面”治疗时取穴多少是根据病情而决定的。把选出的穴距离之间,能够用虚线连成各种形状的一块面积,从而起到集中攻下主要病位的作用。下面分开介绍。11月14日在郑州市举办全国微创穴位埋线(疼痛、减肥专题)技术研修班←点击链接查看
一点
(一)督脉穴
1.长强:可增加全身强壮。用“知热灸”⑴于痔疣根部周围灸之,功效甚佳。对痔痛、脱肛、出血,取侧卧,两膝向前弯曲,使臀部后耸,以针向脊椎方向刺入2~3寸深,深浅根据病人身体肥瘦高矮来决定,一般深刺效果较好。如便血,第一次针后血量可能增加,以后则逐渐减少。青年肾虚遗精,妇女带下不止,小儿夜尿证及老年人常有矢气或二便失禁等证,针长强一穴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
注:⑴知热灸:以极小艾炷如麦粒,放患处,病人说热,随即压灭,再加一炷。炷数多少,因病而异。虽属直接灸而不化脓,无瘢痕。
2.命门:前与脐相对,有维持人体生存的作用,故名“命门”。对男女精力减退,子宫出血、赤白带下均有效。又治痔漏、肠风、咯血、衄血等。也是治腰疼的名穴,腰痛用缪刺法⑵以命门作为找穴的标志。
注:⑵腰痛缪刺:先找命门,画一记号。再遍压腰部,找最痛之点画一记号。由命门以尺量最痛点与命门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的横直距离,让病人仰卧,以脐作为命门,量出最痛点的相对处,针入有直达病所感觉。再让病人俯卧,压其痛点消失,腰痛即愈。无痛点者,不适用此法。
3.神道:对头痛、健忘、心悸(脉结代)、脏躁、小儿抽风等证均有效。
4.身柱:对癔病、小儿疳疾、癫痫有效。为儿童保健穴⑶,可预防传染病,尤其是预防流感效果良好⑷。
注:
⑶儿童常灸身柱,可强身防病。
⑷预防流感等传染病,针身柱得气,留针20分钟,行补法3次。每天针1次,连续3天,颇效。
5.大椎:是治劳瘵发热较快的穴,对呕吐、鼻衄有特效。尤其是治疟疾的名穴。有激发周身阳经经气、振奋精神、强壮等功效。
6.百会:是周身诸阳经的总穴。阳虚可补。凡痔疮、脱肛⑸、心悸(脉结代)灸百会有效。
注:⑸治严重的脱肛,可制一无底小凳,病人坐在凳上。艾条灸百会,可见脱出的肛门逐渐缩入。
(二)任脉穴
1.关元:可用该穴检查病人的元气盛衰。方法:病人仰卧、屈足。医生握拳,按压关元穴,有活动的气体,并有弹力者为元气盛。反之,以拳按压,毫无反应者,为元气已虚。
灸关元可补元气,遇元气虚衰冬季畏寒的病人,施灸多次,不但畏寒症状消失,且可延续到明年冬季,自觉身强体壮。对小腹常有虚冷感觉的小便白浊、淋漓、遗精等有显效。
2.神阙:穴在脐中,通常不能针刺,但可用间接灸,治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证。尤其是抢救中风脱证,往往能使病人脱离险境。
3.中脘:是胃的募穴,对一切胃病,中脘一针,均可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胃中因有蛔虫而发生剧烈的疼痛,取中脘穴深刺久留,蛔虫即从口中爬出,也是临床屡次遇到的。
(三)十二经穴
1.翳风:凡属于齿根膜炎的牙疼,不论上牙下牙,针患侧翳风,可以针入痛止,屡用屡效。
2.条口:肩关节疼痛,不能上举,在患侧条口针刺可以使痛减而举臂。
二穴
同时选用二穴,即扎两针以取效。
(一)四总穴:此四穴为针灸医生临床常用的腧穴,属于“二穴”针刺之法,故不多作叙述。
(二)八会穴:八会穴的膻中、中脘二穴属于“一点”。其它六穴,往往两侧全用,如用一侧时亦属于“一点”之法。
(三)马丹阳十二针。
(四)原络配穴法。
(五)俞募配穴法。
(六)灵龟八法。
(七)《标幽赋》:“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
(八)《席弘赋》:“但患伤寒两耳聋,金门听会疾如风。”
三线
所取穴位在三个以上,纵横斜围,都可以连成一条线。
(一)直线:直线多属同经:1.肺经疾患:中府、侠白、经渠。2.心经疾患:少府、神门、通里。
(二)横线(纵线):横线由多数经穴配合而组成:1.心经疾患:神道、心俞、神堂。2.肾经疾患:命门、肾俞、志室。
(三)斜线:1.前头部:上星、头临泣、目窗。2.胸部:膻中、云门。3.腹部:①左期门、滑肉门。②右大巨、居髎。
(四)周围线:1.腕关节:手六原穴。2.肘关节,手六合穴。3.踝关节:足六原穴。4.膝关节,足六合穴。当然这几个周围线是要有曲折的可以叫“周围曲线”。5.腰腹周围:①带脉绕身一周。②神阙、肓俞、天枢、章门、志室、肾俞、命门。
四面
(一)四神聪,成方形。
(二)前顶、通天,成三角形。
(三)大椎、大杼,成小三角形。
(四)身柱、神道、心俞,成长三角形。
(五)两脾俞,两肾俞,成扁方形。
(六)两肝俞、两肾俞,成长方形。
(七)长强、会阳,成小倒三角形。
(八)阳关、志室,成大倒三角形。11月17日河南-中医诊疗局部雕塑美容减肥、无痕线雕提升术精品班←点击链接查看
再谈“三线四面取穴法”
笔者在《中国针灸》发表“一点二穴三线四面取穴法”(见年2期)以后,接到不少读者来信。认为“一点、二穴”叙述较详细,而“三线、四面”过于简略。因此本文拟侧重谈谈“三线、四面取穴法”。
三线取穴法:所谓“三线”,是一次选用两个以上的穴位,都在一条线上。可分为直线、横线、斜线三种方法。
(一)直线:十四经都可以运用这种直线取穴法。以肺经为例:中府、云门、天府,治胸痛,是一条直线;尺泽、孔最治衄血,是一条直线;经渠、太渊治高血压和无脉症,也是一条直线。又如任脉:上脘、中脘、下脘,治胃病,是一条直线;气海、关元、中极,治元气虚、遗精或妇女月经不调,也是一条直线。
(二)横线:例如,督脉的神道、膀胱经的心俞、神堂,治神志病,这是一条横线;督脉的命门、膀胱经的肾俞、志室,5穴并用,或命门、肾俞3穴并用,或肾俞、志室4穴并用,或命门加一侧肾俞、志室3穴并用,都叫做横线取穴。又如,肘关节6个合穴同时并用,治顽固的网球肘;膝关节6个合穴同时并用,治膝关节炎;这也是横线的另一种形式。任脉的中极加经外奇穴子宫,治痛经,是一种横线。再加维胞治子宫脱垂,又是一条横线。右胁肝区痛,肝经的期门,加胃经的不容,也是一种横线。
(三)斜线:胃经的伏兔和脾经的血海,是一条斜线;足三里和丰隆,也是一条斜线。三焦经的消泺和大肠经的肘髎,是一条斜线,治上臂痛有效。大肠经的偏历、三焦经的外关、小肠经的养老,也是一条斜线,治腕痛,等等。
四面取穴法:有的病需要较近取穴多些,如果用虚线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各种形状的面积。例如:
(一)小正方形:膀胱经第一行风门、肺俞,第二行附分、魄户成为小正方形,治肩胛内疼痛。
(二)大正方形:双魄户加双神堂,呈大正方形,治肺心病,或易悲而睡眠不安。
(三)长方形:双肝俞加双肾俞,呈长方形,治腰背痛。
(四)小三角形:大椎加双侧大抒,呈小三角形,可增加强壮。
(五)大三角形:陶道加双膏肓,则呈大三角形,治肺结核,气管炎亦效。
(六)倒三角形:双志室加督脉阳关,呈倒三角形,治腰痛遗精。
(七)等腰三角形:三焦经的清冷渊,大肠经的曲池,小肠经的小海,呈等腰三角形,治网球肘。
总之,只要熟悉周身经穴和通用的经外奇穴,并掌握其主治功能,就可把一次所用的穴联系起来,形成各种连线,或从虚线构成各不同的面积。既可收到治疗的显效,又组成穴位相连的合理性配伍,似可作为针灸临床医生的参考。
本文首篇摘自《中国针灸》年第2期,第二篇摘自《中国针灸》年第1期
彭静山:四种疾病快速针灸疗法张机书友会-10-:56:00
一、针刺后遗症
有一种病人主诉:周身某处作痛,视之皮肤如常,其痛处恰在穴位上。问其原因由于针灸后所发生。询问原治疗医生,针处既然没有改变,医生也无法解决,也不能算做治疗失误,但患者确实疼痛。我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在发生疼痛穴位的相对处针之。例如内关痛针外关,阳陵泉痛针阴陵泉,如果两穴对得准确无不应针而愈。无以名之,故名为“针灸后遗痛”。
病例:王某,女,50岁,家庭妇女。
主诉:左手腕内侧有一小块疼痛,由于怔忡失眠,医生曾作针灸,病愈而此局部痛,其痛可以忍受,但干扰日常生活。曾去询问原治疗医生,无法解决。针处既无红肿,医生也无责任,但其痛不止,服药无效,我试用相对缪刺而愈。类似这样的病例不胜枚举。
二、大接经调肝肾
《内经·海论》中叙述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分布周身各处,上悬贯于脑,内联于脏腑,通畅气血往来,各经保持相对的平衡,自然无病。经络不平衡,人就会生病,经过针灸多次而不效的疾病,可用大接经的针刺方法。
(一)治法
具体做法是:只用一根1寸长的28号针,每次只针一侧,针刺十二经的原穴和络穴,依照经络循行的顺序各穴只刺一下,而不留针。每次只针一侧,下次针另一侧。共针4次,久病则由原穴到络穴,新病则由络穴到原穴。
1.由原穴到络穴
肺原太渊—大肠络偏历—胃原冲阳—脾络公孙—心原神门—小肠络支正—膀胱原京骨—肾络大钟—包络大陵—三焦络外关—胆原丘墟—肝络蠡沟。
2.由络穴到原穴
肺络列缺—大肠原合谷—胃络丰隆—脾原太白—心络通里—小肠原腕骨—膀胱络飞扬—肾原太溪—心包络内关—三焦原阳池—胆络光明—肝原太冲。
(二)病例:刘某,男,40岁,某设计院会计师。
主诉:近3个月来,四肢倦怠,饮食减少,睡眠不安,周身无力,大便秘结,小便涩少,经治不愈,而且日渐加重。近来并出现早泄、遗精。
诊见: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舌润无苔,神情落寞,六脉沉细,右关左尺,尤为明显。
辨证:四肢倦怠,饮食减少,脾胃两虚。睡眠不安,尿涩早泄,病原肝肾俱亏。宜用针刺补法。11月6日龙氏正骨(治脊疗法)手法复位精讲班(广州站)←点击链接查看
取神门以治心,太溪以补肾,足三里健胃,三阴交助脾。久治不效,脉更无神。
改用大接经由原到络,由络到原各2次。逐渐好转,再针前述各穴5次,面色红润,精神旺盛,饮食增加,二便通畅,遗精、早泄消失,睡眠香甜,神完气足,而病痊愈。
三、腰痛针术
人身的经络都是前后呼应,左右相通。任脉为前正中线,相对督脉脊椎正中线,肾经对华佗夹脊(今名脊穴),胃脉对膀胱第一行,肝、脾对膀胱第二行,手足六经亦前后相应。所以缪刺取穴,往往速效。
治法
治疗腰痛缪刺法:在腰痛部位,用手按压找出最小而最痛的部位,如大面积一片疼痛而找不到最小痛点的不适用此法。
找好痛点,以最痛处一点涂以红药水为标记,再找到命门穴为计算总穴。例如最痛点在命门左15厘米,再下6厘米。让病人仰卧,量脐左15厘米再下6厘米处腹部针入1.5寸,恐痛点对得不准,将针刺入,提出1/2,再向四周探刺,不留针。让病人翻身俯卧,按压痛点消失,腰痛即愈。
命门:督脉第四号穴。
部位:俯卧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前方与脐相对,然而练气功的人则脐向下移少许。
此法颇有立见功效之妙,但找痛点要准,与腹部痛点相对处要准,针刺要准。掌握三准,应手而愈。
病例:夏某,男,45岁,某工厂司机。
患腰痛9个月,俯仰维艰,行步腰椎不敢活动,痛苦很大,不能工作。各处治疗,服药多剂,西药也不少,针灸70多次,其痛不止,焦躁万分。
诊见痛苦病容,面色微暗,精神不振。舌润微黑,脉来沉迟、两尺无力。诊为肾经虚寒之所致。让其俯卧,指头大痛点在命门左3厘米,指压时其痛难忍。画一记号,让其仰卧,翻身时分吃力。针脐左3厘米,把针提出1/3向前后左右探刺已毕,让其翻身,两脚踏床面竟能抬腰离床5?6厘米,口中连呼“轻快”,俯卧再按其痛点已消失。
当时行走俯仰均未觉痛,大喜而去。第二天来复诊,自己开车来的,满面笑容地说:“休息9个月,现在上班了。只觉腰部稍微不适,疼痛全无。”压其痛点,略有微痛,又依法针刺而痊愈。
四、痛点止痛法
针灸的缪刺取穴法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即选好病侧的穴位而针其健侧的同名穴,效果较好,是调整经络平衡的治疗方法。这个“痛点止痛法”是专为治疗小面积疼痛的一种止痛方法。周身不论何处疼痛都可以使用,但只限于直径1厘米以内的小范围疼痛。11月1日云南--微创穴位埋线技术综合班暨穴位埋线治百病←点击链接查看
该法操作简便,效果迅速,能够达到针入病除。具体做法是,用30号1寸针一支,在其痛点的相对侧快速刺入,其痛无不应针而止。例如痛处恰当内关,可针外关;痛处恰当阳陵泉,可针阴陵泉。头面胸腹四肢任何部位疼痛都可使用这种刺法。也有不很明显的相对处,如头顶部有痛点,由于颈项的关系,不可能两侧相对。
比如痛点适当前顶,可针廉泉,如痛点在百会,即无相对处。然而,这仅是很少的局部痛,如果文绉绉地说“无关宏旨”,周身各部位绝大多处是有对立面的。还有关节部如“网球肘”的痛点下面是肘关节,肉少骨多,不容易找准相对点,其效较差。然而这仅是极少的局部。周身各处绝大多数是可以找到绝对的对立面的。
这种方法最为简便,可以“应针取效”,甚至不必留针,点一下子,疼痛如失。病例很多,不胜枚举。年门诊来一顽固性前额局部痛的小儿,痛3个月,各处治疗花费多元无效。经用此法针后即愈,仅用10元挂号费而已。
本文摘自《针灸秘验与绝招》,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彭静山
彭静山:发喘的针灸与艾灸治疗张机书友会-10-:51:22
新病发喘多见实证,久病发喘多见虚证。呼气困难多病在肺,吸气困难多病在肾。有痰者,多病在脾肺。由此,治疗喘疾,调理肺、肾、脾即可。针刺虽有即刻缓解之效,但疗效不巩固。唯灸疗效可靠。
灸穴:中府、肺俞、关元、肾俞、中脘、脾俞。
配穴:喘急发作,不能平卧者,速针刺内关、人迎,待喘缓解后,再行灸疗。
痰雍盛而急喘者:针丰隆、天突、膻中。
挟风寒者:针大杼、风门。
气从脐下起,直冲而上者,多为阴虚,宜针。取穴:照海、太渊、公孙、曲泉。
年久难愈的喘症:不愿接受灸疗时,可取膻中、曲泽、鱼际,均可点刺出血。并于肺俞、膈俞用散针刺,再拔火罐。常可收止喘之效。
冷哮虚喘者:宜灸膏肓、气海、太溪。亦可施五炷灸:中脘、巨阙、下脘、梁门。
本文摘自《针灸秘验与绝招》,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北京中医慢性病防治产业发展促进会
针刀埋线专业委员会
(国家级Ⅰ类继续教育项目,编号:330206022)
关于举办“中医诊疗局部雕塑美容减肥、无痕线雕提升术精品班”顾春英教授主讲各级有关医疗机构及从业医师:目前中医针灸美容养生、治病调理、减肥等技术风靡全球,效佳安全,符合现代人健康养生美容的理念;但由于很多从业者没有真正掌握其精髓,而引发市场信任危机;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医养生美容从业者的技术水平,提升中医理疗美容养生会所的市场竞争力和适应消费者的需求,由北京中医慢性病防治产业发展促进会针刀埋线专业委员会主办,医院承办,医院协办,特面向全国推广举办“中医诊疗局部雕塑美容减肥、无痕线雕提升术精品班”。定于年11月17日-11月22日在河南郑州报道,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学习内容:平滑线,螺旋线,锯齿线,鼻线等抗衰老逆龄线雕全脸提升术,中医穴位埋线减肥,身体塑形、美容线雕等精品课程。美容线雕抗衰老美容线雕精品班课程1、面部美容针,锯齿线布线层次、技巧,用最少的线立刻见到最佳的效果及风险规避。2、美容线线雕全脸螺旋线,平滑线各种规格的讲解及实操。①、无痕精雕面部提升术:全脸提升,祛斑、改善肤色、下垂苹果肌、松垮嘴边肉、拉提嘴角上扬、立体下颔线条、祛双下巴、祛眼袋、祛皱纹、隆太阳穴、瘦身瘦脸、胸部、臀部、上臂,大腿等,②、治疗皱纹:脸部(抬头纹、悬针纹、鱼尾纹、法令纹、泪沟纹、阳婆婆纹、木偶纹)、颈纹、手背纹等。③、肤质改善:肤质紧致、缩小毛孔、亮白润泽、美白淡斑紧实毛孔。3、PGA线与体形雕塑:快速消除双下巴、颧骨、上臂、腹部、臀部多处赘肉、颈部除纹,蝴蝶袖收紧,线雕提背,提臀,线雕小蛮腰,线雕去大象腿。4、最新美鼻线雕:隆鼻梁,鼻头,鼻小柱,教你如何打造完美鼻型。报名及李璐(兼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哪里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