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年起选择医院康复理疗科治疗的网球肘患者例,采用随机将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运用按、揉、捏、拿、滚等手法在患者肘部上下操作,再做适当的肘关节被动活动,约20分钟。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主要照射肘部痛点,治疗10分钟,1次/每天,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治疗三个疗程后,采用K.W.Lovett于年提出的手检查法评定疗效。改善率为%时为康复,改善率大于60%为显效,25%至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肘部疼痛的评价内容,使用目测模拟评估法。评定以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患者感受最痛、无法忍受。
结果:例网球肘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经30次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6%、66.7%,p0.01)。疼痛视觉模拟评估法(VAS)治疗前后比较,在镇痛方面,两组在治疗10次和30次后,疼痛较治疗前均有较为明显缓解(3..12,0..22,4..37;3..32,
2..49,4..25),治疗组治疗第30次后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0..22,2..49,p0.01)。
结论: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网球肘可明显提高疗效,并对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较常规推拿理伤手法治疗更有效。半导体激光照射对网球肘患者疼痛的康复治疗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推拿理伤手法;网球肘
网球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肘关节疾患,又名肱骨外上髁炎,是肱骨外、上髁部伸肌总肌腱附着处的慢性、损伤性肌筋膜炎,其发病率为1%至2%,青壮年居多。以肱骨外上髁部局限性疼痛,腕和前臂旋转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慢性、劳损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伤筋、肘病、痹证的范畴。祖国医学称其为肘外侧伤筋,属痹证中肘痹的范畴。国外由Runge在年首先描述了此病的症状。年Morris首次提出了TennisElbow这个名称,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
肘外侧疼痛,前臂旋转及腕关节背伸时加重。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用手法治疗网球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院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加手法治疗网球肘,效果良好,并与单纯手法治疗作比较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医院年05月至年05月在康复理疗科治疗的网球肘患者。结合临床症状,物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均已确诊为网球肘的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症状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例,其中男46例,女63例;年龄26岁至68岁,平均45.9岁;病程15天至2年。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即半导体激光照射加推拿理伤手法组55例与单纯推拿理伤手法治疗组5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方面及影像学检查方面差异均不显著。
诊断标准为肘关节外侧痛,用力握拳、伸腕时加重,以致不能持物;肱骨外上髁、桡骨头或两者之间有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Mills征阳性;X线摄片排除肱骨部与关节异常。
1.2治疗组半导体激光照射并推拿理伤手法
1)半导体激光肘部痛区照射法湖北武汉BJ.LD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采用nm波长输出端点状照射,照射时间60秒/点至90秒/点,并酌情加用46点束式输出端进行片状照射。该输出端含3种波长(nm、nm、nm),照射面积cm2,根据肘关节疼痛情况进行照射,每日1次,每次照10分钟,10次为1疗程。
2)局部推拿理伤手法运用按、揉、捏、拿、滚等手法在患者肘部上下操作,按压穴位,放松肌肉,再做适当的肘关节被动活动,以活动关节为主,可起到松解粘连、增加关节活动度的作用,动作须轻快柔和,忌用暴力。约20分钟。
3)对照组局部推拿理伤手法(20分钟)。以上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第一和第三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期间停用所有药物及其它疗法。
功能评测:采用K.W.Lovett于年提出“手检查法”评定疗效。改善率为%时为康复,改善率大于60%为显效,25%至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改善指数可反映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
肘部疼痛的评价内容,使用目测模拟评估法(VAS)。评定以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患者感受最痛、无法忍受。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镇痛效果比较。
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包由第一作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2.1参与者数量分析
治疗开始时共例网球肘患者,治疗组55人和对照组54人。到实验结束时无一人脱落。
2.2两组患者基本数据比较。(见表1)
表1例患者基本资料
组别n男/女年龄(岁)病程(年)
治疗组/至天至2年
对照组/至天至2年
2.3两组患者疗效比(见表2)
表2两组网球肘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n康复显效有效无效治愈率(%)总有效率(%)
治疗组..6
对照组541115101..7
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前激光推拿组与单纯推拿组评分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分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肘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激光治疗组肘关节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半导体激光结合推拿较只推拿能更好的改变网球肘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2.4两组镇痛效果比较(见表3)
表3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讦估法(VAS)
治疗前后评分比较(Xs,分)
组别n治疗前第10次第30次
治疗组......22
对照组......49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
在镇痛方面,通常推拿理伤治疗10次和30次后,疼痛均有缓解,治疗组则有较为明显优势(P0.01)。
3讨论
网球肘大多数是由于在体力劳动中,双臂用力过度,前臂旋前位腕关节主动背伸时,不协调的急性或慢性牵拉劳损引起,实为附着于肱骨外上髁的一些肌肉或腱纤维不完全撕裂及骨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其渗出物刺激感觉神经而引起疼痛。
笔者认为网球肘的治疗推拿理伤是疏通局部,以痛为腧治之,达到疏通经脉、散寒祛湿,使气血行而淤阻自去,淤去则疼痛自止。其作用为:促使肌肉内的毛细血管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达到适度的充血,以解除肌肉痉挛,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与耐力;促使肌肉炎症消退,促进紧张的肌肉放松,使周围血管扩张,达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目的;促使炎性产物早期吸收,解除粘连。关节被动活动具有调整、滑利关节、松解韧带及肌肉粘连、增强关节活动的功效,可使肘部挛缩的肌肉拉长,从而达到缓解肌肉痉挛,恢复其功能。
半导体激光具有快速、高效解痉止痛的作用,恰处在人体透射效应窗口内,对肌体组织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有效作用深度达7cm),半导体激光具有热、光化学、电磁波和机械等效应并与机体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对机体产生刺激和调节作用,引起广泛的光谱效应,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细胞再生,及增进代谢过程、有效地解除肘关节肌肉痉挛,恢复了由于痉挛造成的缺氧状态,从而使炎症吸收和水肿消退;另外半导体激光对皮肤产生的光化学作用,并因其具有不同波长的特点,适合不同组织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反应,可使机体内腓肽被启动,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发生改变,使局部组织的五羟色胺含量降低;半导体激光还有微热作用,能降低神经兴奋性从而达到镇痛作用;半导体激光还可以增加细胞能量,使具有高能键的ATP变成ADP,改善肌肉能量代谢,从而达到提高痛阈,松弛肌肉,缓解肘关节僵硬,通经活血作用,从而达到快速高效的解痉止痛作用。使肘关节周围肌肉组织损伤得以修复,从而症状减轻或消失。临床中利用两者的协同作用,加快了病变组织的痊愈和功能恢复,所有临床中应用祖国医学的优势特点,结合现代医学特点治疗网球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