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在感慨中国医患关系的尴尬与艰难
医患之间的彼此信任和依赖
才是破冰的良方
猜你喜欢
GMP官方标准,权威认证,老宗医一次性无菌小针刀,随心顺手!
一柄刀的传说,可以在你的手上被缔造!
分型诊断
依据针刀临床研究认为:
网球肘可分为:关节内型、关节外型、关节内外混合型
关节外型:与传统的肱骨外上髁炎相类,针刀治疗的重点是解除局部的异常牵张力。
关节内型:未被临床所重视,其主要病变机理是肱桡关节内滑膜嵌顿,针刀解除滑膜嵌顿可获满意效果。
01
关节外型网球肘
包括:
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综合征、肱骨外上髁骨膜炎。
病变在关节外,区域较小,局限在肱骨外上髁部及附近。
临床特点:
慢性病程,多有慢性劳作史或运动史。
肘关节外侧疼痛,劳作时加重,休息后减轻。基本没有静止痛。
检查:压痛局限在肱骨外上髁,肘关节活动度基本无限制。
弥尔氏征阳性。
发病机理:
反复的伸肘伸腕动作,使前臂伸肌在肱骨外上髁的附着处产生劳损性病变.
属于末端病。
病理特点:
肱骨外上髁处慢性无菌性炎症
局部粘连、增生、挛缩、瘢痕形成。
活动时局部病变组织受到异常的牵拉应力及疼痛高敏
治疗目的:
1,恢复受累结构的正常伸展度,使其在肘关节正常活动范围不再受到异常的牵拉力和剪力。
2,消除局部慢性无菌性炎症,恢复疼痛感受器的正常敏感度。
3,让局部病灶完全修复,恢复正常的解剖和功能。
以上三点是相互相成的。
针刀治疗:
1,确定病灶部位。即前述肱骨外上髁最高点的稍远前侧仅米粒大小的压痛点。左手拇指准确把握位置。局部麻醉,亦可不麻醉。
2,针刀松解粘连、挛缩带。
针刀进皮后,针刀紧贴肱骨,针刀刀口线与软组织走向垂直,作2-3下切割手法,再紧贴骨面作推剥手法。
在作上述针刀手法时,可由助手配合将患者的上肢作屈肘屈腕、旋前、再伸肘的活动。该活动使前臂伸肌达到最长伸展位。如果受累的结构在该活动时不再紧张,则在肘关节生理活动内一般不会受到牵拉性损伤。上述活动手法亦可在针刀手法完成后进行。
3,促进组织结构的修复。
修复是机体自身的事,针刀仅仅是去除影响修复的原因。局部制动、休息是修复的必要条件。
我们的措施是,针刀术后第一周肘部屈曲90°用绷带制动。第二周去绷带,基本不劳作。2周后检查,如症状基本消失,则不再针刀治疗,但后续1个月内仍应减少劳作。之后肘部过度的劳作还是需要避免。否则仍有复发的可能。
02
关节内型网球肘
此型可包括肱桡关节外侧滑膜囊炎、肱桡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提示了病变主要在肱桡关节内。
临床特点:
有的病人有明确记忆的一次肘部用力不当的损伤,从而肘部疼痛,并迁延不愈。
肘部疼痛较重,可有明显的静止痛,夜间痛。
检查:
压痛主要位于肱桡关节间隙,有些病人在肱桡关节间隙可触及滑膜肥厚感,
肘关节屈伸有部分障碍,一般在伸肘最后10-15°障碍并疼痛。或有肘关节被动外翻活动时肱桡关节内疼痛。这些征象都提示病变在肱桡关节内。
女性较多,双侧同时发病的较多。双侧同时发病者,常可发现其肘关节较松弛,肘关节的携带角较大,常有肘反屈。
可以理解为这些患者由于肘关节松弛不稳,在劳作时肱桡关节内存在不和谐活动,致使关节内损伤、炎症,出现症状。
复习解剖:
肱桡关节构成了肘关节外侧的骨性结构,半球状突起的肱骨小头,与浅凹状的桡骨头关节面,使肱桡关节具有三维运动。肘关节及前臂的所有运动必定有肱桡关节的参与。
尺骨近粗远细,不直接构成腕关节。而桡骨近细远粗,桡骨远端构成了腕关节的主要部分。桡尺骨之间依靠上下桡尺关节及骨间膜连接。
由于肘关节的携带角的存在,来自手部的纵向挤压力,主要由肱桡关节面承受;而来着远端手部的牵拉力,在前臂肌肉放松或肌肉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除了上下桡尺关节及骨间膜外,需由肱桡关节囊部分承担。
肱桡关节囊的牵伸可造成关节囊内的负压,迫使关节内层--滑膜层内聚,进入关节间隙,使滑膜损伤的风险大大增加。由于桡骨小头的关节面呈浅凹状,而肱骨小头呈半球状,使肱桡关节的滑膜本来就形成皱襞伸向关节间隙深部。
关节的劳损性损伤累及的往往是关节软骨及滑膜,软骨损伤的表现往往比较隐秘。而滑膜损伤的表现为滑膜炎,则较明显。早期充血、水肿、渗出。后期增生、肥厚、粘连。
滑膜的炎症性水肿、增生、肥厚、粘连,均可使滑膜的体积增大,在关节活动中的避让性能下降,而容易进一步损伤,以至长期不能痊愈。
病人的结构缺陷及不当劳作或运动是疾病的始发因素。但不少患者已经休息较长时间,局部症状仍不能缓解。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肱桡关节内滑膜嵌顿。滑膜嵌顿不解除,滑膜的损伤不可能停止,病变的组织亦不可能修复。
所以治疗的首先目标是解除肱桡关节滑膜嵌顿,而临床实践已经证实针刀治疗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针刀治疗:
1,确定病灶部位是肱桡关节间隙的外、后侧。
局部麻醉,麻醉需达肱桡关节内,可在局麻剂内加少量糖皮质激素,以抑制局部炎症。
2,松解肘关节外侧副韧带,以减轻其对局部滑膜的压迫作用。
患肢屈曲90度位,仔细触摸,可发现压痛最明显处在肱骨外上髁与桡骨纵轴线线相连处,即肘关节外侧副韧带,跨过肱桡关节间隙处。当肱桡关节滑膜水肿、肥厚,体积增大时,由于肘关节外侧副韧带的压迫,无法向关节间隙外扩张,势必向关节间隙内挤压,而损伤。
针刀进入皮下后,刀口线与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垂直,做切割松解,并在肱桡关节囊外做横向搔刮,松解关节囊外的粘连、挛缩带。
3,针刀进入肱桡关节间隙,沿关节间隙,做横向摆动,解脱嵌顿关节间隙内因增生、肥厚、粘连,不能自行解脱的炎性滑膜。这是此类型网球肘针刀治疗的关键。
4,如果病史较长,针刀可轻轻试探、搔刮肱骨小头及桡骨小头关节面,以去除粘附在关节面上的血管翳。
对一些顽固性病例,常可触及软骨面的剥脱,粗糙骨面的裸露。对这些区域不宜过多搔刮,以免损伤关节面。这些病例已属肱桡关节骨性关节炎。
5,对肘关节伸肘活动障碍者,可针刀从肘后进入,以松解肘关节后部的滑膜嵌顿。
6,手法进一步解除滑膜嵌顿。针刀处理结束后,常规做以下手法。在肘关节外翻位,小幅度屈伸关节数次。肘关节被动伸肘数次,直到生理伸肘位。肘关节做屈肘、旋前、伸肘,2-3次。以挤压解除残余的滑膜嵌顿。使肘关节的活动达到正常范围。
针刀术后的处理与关节外型相同。
03
关节内外混合型网球肘
该型具有关节内型、关节外型的临床表现的组合。治疗亦为前两型的兼顾。
临床统计:关节外型占约30%,关节内型约40%,混合型占约30%。我们认为关节内病变在网球肘病例中占的比例较高。尤其是在顽固性网球肘中比例可更高些。
网球肘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较多。推拿、针灸、理疗、局封,早期均有效。但是如果症状持续3-6个月以上,和复发3次以上,一般称之为顽固性网球肘,治疗困难。尽管一般认为针刀是治疗网球肘的有效方法,按照常规针刀治疗效果并不满意。
我们的治疗效果的估计:
1次治疗后2周复查,症状基本消失,不再治疗,遵嘱减少劳作1个月,之后未再来诊者,占约60%。
2次治疗后复查,症状基本消失,不再治疗,遵嘱减少劳作1-2个月,之后未再来诊者,占约30%。
尚有5-10%,反复发作,病人不满意。究其原因:1是病人无法休息,2是病程太长,局部组织已经变性,3是已经属于骨性关节炎。主要问题不是针刀所能解决的。
三种类型的治疗效果差别不大,但关节内型由于治疗前症状较重,或外院治疗效果不佳,故满意度相对较高。
——尊重知识,保护原创
参考原作者:丁士斌
责任编辑:针刀李班长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针刀教学近期计划,上滑查看
针刀全国巡回培训计划
1、6月15医院疼痛科,8天学习,主讲:宋兴刚教授
2、6月22福建中医药大学培训中心,8天学习,主讲:段朝阳教授
3、6月22广西医科大学培训中心,8天学习,主讲:段朝阳教授
4、8月10医院,9天学习,全程主讲:庞继光教授
主讲内容
1、精细解剖+运动解剖
2、头颈部、肩背部、上肢关节、腰腹部、下肢关节针刀临床诊疗
3、临床带教
联系我
手机:/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