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球运动的错误了解,会让那些天才选手的职业生涯早早画上句号,甚至还会带来不必要的伤病,可谓得不偿失!事实上,不打网球也可能患上网球肘,比如家庭主妇、木工、按摩师等等。
打好球,拒绝网球肘
文
体坛周报特约记者胡立涛
与上世纪80、90年代相比,网球肘在职业球员中的发病率已大大降低。在今年中网期间举办的“年北京国际网球高峰论坛”上,有国外运动医学专家指出,职业网球运动员伤患部位按危险指数排名的前六位依次是:脚踝、手腕、膝关节、肩关节、腰部、髋部。这里面并没有网球肘。而且可以看到,大多数伤患部位都来自下肢。
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①球拍材质不断进步,球拍变得更轻,弹性也更好,拍面和甜区都变得更大,对手臂的震动也就变得更小。对于每天都要重复击球成百上千次的职业球员来说,一支轻便、易于操控又友善的球拍会大大降低患上网球肘的风险。早年间网球选手易得网球肘,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木质球拍太沉了;
②现在底线型打法盛行,双反球员成为主流。从克拉吉塞克到贝克尔再到因严重肘伤退役的海宁,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单反球员。的确,因为发力结构的原因,单手反拍的确在击球当中会让肌肉和韧带承受更大的压力,也更容易诱发网球肘;
③从力学角度看,现在职业球员的击球动作更强调核心力量的使用。在整个发力链条当中,腿部蹬地是能量的主要来源,而髋部和腰部以及肩部的转动则承担着传递能量的主要功能,手臂只起到顺势加速以及控制方向的作用。跟二十年前相比,手臂的局部受力已明显降低;
④当代职业网球选手更加强壮,他们也更重视体能训练,通过强化肌肉力量来避免或至少延迟软组织受伤。而医疗康复条件的不断改善,也保证运动员尽量不在疲劳状态下训练比赛,同样可以把受伤风险降至最低。
由于曾经高发于网球选手当中,网球肘才因此得名,但在医学上它还有个很拗口的学名:肱骨外上髁炎。此外也称“肱桡关节滑囊炎”、“前臂伸肌总腱炎”以及“肱骨外上髁软组织劳损“等。炎症的产生是由于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的慢性撕拉伤造成的,患者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以及网球和球拍接触的一瞬间感到患部疼痛。网球肘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例子。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网球肘的患者绝大部分已经不再是职业运动员,家庭主妇、砖瓦工、汽修工、木工甚至按摩师等长期反复用力做肘部活动者,都是此病的高发人群。当然也包括人数越来越壮大的网球业余爱好者。
业余网球爱好者诱发网球肘主要问题是击球点过晚,还有就是手臂发力过多,也有可能是球拍过沉或过轻,以及球线磅数过紧或拍柄过粗,长此以往都会导致网球肘。除了技术和器材上的原因,高龄(年龄+球龄)爱好者易患网球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尤其是力量条件的下降。
编辑
李旸
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