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类风湿性关节炎容易致残,预防骨破坏的

点击咨询,了解更多类风湿知识。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累及全身关节为主要特点的疾病,症状表现为慢性、对称性、进行性多关节炎、滑膜炎、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形成和增生、软骨侵蚀等,最终导致骨损伤。

而骨损伤是导致类风湿患者关节畸形、功能丧失、关节损伤等诸多临床问题的核心因素,也是导致人们失去劳动力和残疾的罪魁祸首之一。

类风湿性关节炎如何造成骨质破坏?

免疫细胞和骨细胞都是起源于骨髓,从起始、成熟到活化都有相互作用。因此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时会引起骨代谢异常,骨免疫涉及到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多种细胞参与骨质破坏,其中破骨细胞是关节破坏的主要原因。而它是起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类风湿炎症因子可以直接促进骨细胞的分化。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破坏

1、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炎症程度和破骨细胞活性是骨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

2、骨侵蚀在低疾病活动状态下仍有明显进展。

3、骨损伤的进展与关节功能状态的明显下降有关。

4、中高活动度会造成明显的关节功能损害。

综上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骨损伤与疾病病程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关键。

类风湿性关节炎造成的骨破坏

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73%,骨密度下降占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89.1%。如果没有接受规范化治疗,75%的类风湿患者在发病2年内就会发生骨损伤。

类风湿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症,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会把骨质疏松引起的关节疼痛错认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直到因骨质疏松而出现股骨、胸椎、腰椎等骨折,才发现错过了预防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残疾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当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发了骨质疏松症却没有得到规范化治疗时,病程超过5年,致残率会超过40%。随着病程的延长,致残率也会逐渐升高。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1、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想要预防骨质疏松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病情发展,病情活动程度加重,症状持续时间越长,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就会越高。

2、一旦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一定要保持每日适当的运动量,帮助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3、类风湿患者还应该每天注意补充适当的钙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盲目休息只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概率。

4、定期检测自己的骨密度。在诊断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同时,做好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骨密度下降,尽快开始抗骨质疏松症治疗。

总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关节损伤,防止关节永久变形和残疾,尽可能避免或延缓骨质疏松症对于患者关节破坏导致的僵硬、粘连和变形。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nmg.com/wadzz/13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