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网球肘通常是伸腕肌肌腱疼痛且位于肱骨外上髁处产生发炎,特别是桡侧伸腕短肌的发生率最高,因为此点是桡侧伸腕短肌的起始点,所以此点发炎是起因于桡侧伸腕短肌拉伤所产生的炎症。此肌肉发炎后会产生肌肉紧绷及日常活动动作上的些微差异及代偿,所以网球肘痛久了会导致肱桡关节产生些微的错位。
受伤机制
瞬间高强度的用力特别是该肌肉执行离心收缩时容易导致该肌肉的拉伤,例如:打网球时打反手拍的动作。长期低强度、重复性使用产生肌肉疲劳,例如:重复性的握拳动作(像是搬物品、提东西、用力握笔写字、洗衣及拧干衣物)或伸指动作(像是打字、使用滑鼠)。当肌肉过度使用则会导致肱桡关节产生些微的错位。
病症
疼痛点:肱骨外上髁处、伸腕肌(伸腕长肌与伸腕短肌)肌腹、伸指肌。
疼痛机制:握拳时手肘外侧(前臂上端)会有疼痛、无力感(握拳困难)。
桡侧伸腕长肌与短肌
伸指肌
立体动态干涉波治疗方式:
使用君德医疗立体动态干涉波进行网球肘治疗,设定的频率既是调制中频的调制波(低频)频率,又是两路干扰电的差频频率,输出为二者交叉波动输出,载波频率选择Hz,调制频率及差频频率范围选择0~Hz,吸附模式2.5s,将吸附电极轻按至治疗部位,吸附电极则自动吸附在治疗部位,将两组电极交叉对置,治疗强度以患者耐受度为准,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根据患者自身康复情况调节治疗疗程。
治疗原理:
立体动态干涉波在体内形成的低频干扰内生电流,可以抑制感觉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使组织间、神经纤维间的水肿减轻,组织的张力下降,病灶区的缺氧状态改善,消除非特异性炎症,加速炎症产物的吸收,使病理性介质得到清除。
通过微电脑调控干扰电流来产生不同的波形效果,刺激人体时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出内源性样物质:脑啡肽和内肽啡—镇痛。
电流刺激可通过控制痛阀闸门及皮层干扰,进一步镇痛和调节神经。立体动态干涉波能很好地克服组织对电流的适应性,使深部组织获得更加均匀的作用强度,以达到更好的镇痛、消炎消肿的目的,临床有效率大于80%,值得在康复临床中推广应用。
声明文章均来自网络,版权当属原作者,若有侵犯,请及时联系我们;君德医疗搜集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