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神经体征检查

压顶、叩顶实验(椎间孔挤压实验)患者座位,医者用双手堆叠置于患者头顶,并控制颈椎在不同角度下进行按压,如引发颈痛和放射痛者为阳性,说明颈神经根受压。正位时,用拳隔手掌叩击患者头部,如引发颈痛并有上肢窜痛和麻痹感;或引发患侧腰腿痛,均属阳性,提示颈或腰神经根受压。臂丛神经牵拉实验患者座位,颈部前屈,医者立于患侧,以一手抵住患侧头部,一手握患肢腕部,反方向牵拉,患肢有窜痛或麻痹感为阳性,提示臂丛神经受压。头颈倾斜实验患者座位,头稍后仰,下颌转向患侧,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医者一手顶住患者下颌,赐与阻力,另外一手摸患者桡动脉,如脉搏减弱或消失,即为阳性,多见于前斜角肌综合征。颈部拔伸实验患者正坐,放松,医者立于身后,双手捧托于患者枕部,缓慢用力,向上提起患者头部。若患者颈肩部疼痛及麻痹减轻,为阳性。本实验常作为颈部病症是不是需要牵引的指征之一。椎动脉扭曲实验患者座位,颈项放松,医者立于患者背后,双手托扶患者头部作固定,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做抬头、转颈动作,如果出现明显的头昏、眩晕、恶心、呕吐症状,即为阳性。屈颈实验患者座位,双下肢伸直,主动或被动屈颈,下颌贴近胸壁约1分钟左右,引发腰腿痛为阳性,提示腰部神经根受压。仰卧挺腹实验患者仰卧,以枕部双足跟为支点,将腹部挺起,腰部及骨盆离开床面,同时咳嗽1声,如引发腰腿痛及下肢窜痛为阳性,提示腰部神经根受压。股神经牵拉实验患者俯卧,患肢屈膝90°,医者将患肢小腿上提或继续屈曲膝关节,如果出现沿股神经放射性疼痛,为阳性。双膝双髋屈曲实验患者仰卧,医者将患者屈曲的两下肢同时压向腹部,如活动受限疼痛,提示腰骶或髋关节病变。如将一侧屈曲的下肢压向对侧腹部引发骶髂关节疼痛,说明有骶髂韧带损伤或关节病变。骨盆分离或挤压实验患者仰卧,医者用两手分别压在两侧髂骨翼上,并用力向外按(分离)或向内挤压,有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骶髂关节病变,耻骨联合分离或骨盆骨折等。“4”字实验患者仰卧,健侧下肢伸直,患肢屈曲外旋,使足置于健侧膝上方,医者一手压住患侧膝上方或另外一手压住健侧髂前上棘,使患侧骶髂关节改变,产生疼痛为阳性。提示髋关节病变即为骶髂关节有病变。直腿抬高和足背屈实验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在保持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分别做直腿抬高动作。丈量抬高时无痛的范围(抬高肢体与床面的夹角)。如有神经根受压时,可出现直腿抬高明显受限,一般多在60°以下,即出现受压神经根散布区域的疼痛,为直腿抬高实验阳性。然后将下肢下降5~10°至疼痛消失,并突然将足背屈,坐骨神经痛再度出现为阳性,后者较前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更有临床价值。由于髂胫束紧张等**下肢病变时直腿抬高实验亦可出现阳性,而足背屈实验阳性是单纯坐骨神经受牵拉紧张的表现。床边实验患者仰卧,患侧臀部靠近床边,健侧下肢屈膝屈髋,以固定骨盆,医者将其患肢移至床外并使之尽可能后伸,使骶髂关节牵张和移动,若骶髂关节疼痛,则提示有病变。跟臀实验患者俯卧,两下肢伸直,肌肉放松,医者握其足部,使足跟触到臀部,如腰骶关节有病变,则引发腰骶部疼痛,骨盆乃至腰部也随着抬起。搭肩实验(杜加氏实验)正常人手搭于对侧肩部时,肘关节可以紧贴胸壁,而杜加氏实验阳性时,可见到当手搭于对侧肩部时,肘关节不能靠紧胸膛,提示有肩关节脱位的可能。骨性三角实验肩峰、喙突和大结节3点组成三角形。脱位时,因大结节位置变动,故所成三角形与对侧不同。肩关节外展实验此实验对肩部疾病能作大致的鉴别。A肩关节功能丧失,并伴随剧痛时,可能为肩关节脱位或骨折。B肩关节炎时从外展到上举进程皆有疼痛。C开始时不痛,外展角度越大时肩越痛,可能为肩关节粘连。E外展进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炎。F从外展至上举60°~°范围内有疼痛,超出此范围时反而不痛,可能为冈上肌肌腱炎。G外展动作小心翼翼,并有疼痛者,可能为锁骨骨折。肱二头肌长腱实验A肩关节内旋实验:让患者主动作肩极度内旋活动,即在屈肘位,前臂置于背后,引发肩痛者为阳性,说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B抗阻力实验:患者肘关节用力屈曲;医生手握患者腕部,对抗用力,使患者肘关节伸直。若患者疼痛加重,为抗阻力实验阳性,说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球肘实验(密耳氏实验)前臂稍曲折,手半握拳,腕关节尽可能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如在肘伸直时,肱桡关节的外侧产生疼痛,即为阳性。前臂屈、伸肌紧张(抗阻力)实验A患者握拳、屈腕,掌心向下,检查者以手按压患者手背,患者抗阻力伸腕,如肘外侧疼痛则为阳性,提示肱骨外上髁有炎性病灶。B患者掌心向上,伸手指和背伸腕关节,检查者以手按压患者手掌,患者抗阻力屈腕,肘内侧痛者为阳性,提示肱骨内上髁有病变。肘三角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三者关系,在伸肘位呈一直线,在屈肘90°位构成1等腰三角形,称为肘三角。肘后脱位时,肘三角即失去正常关系。握拳尺偏实验患手握拳(拇指在里、4指在外),腕关节尺偏:桡骨茎突处疼痛为阳性,提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屈腕实验将患者腕关节极度屈曲,短时间后即引发手指麻痛,为腕管综合征的体征。浮髌实验患者平卧,患肢伸直放松。医者一手将髌骨上方髌上囊内液体向下挤入关节腔;另外一手指按压髌骨,一压一放,反复数次。如有波动感即表示关节腔内有积液。侧向挤压实验患者仰卧,患膝伸直,股四头肌放松,医者一手固定膝关节,另外一手握踝关节,双手相对用力,作膝关节被动内翻或外翻活动,正常时无侧方活动,亦无疼痛。如韧带完全撕裂,则出现侧向异常活动;如韧带捩伤或部份撕裂则引发疼痛。抽屉实验患者仰卧,屈膝至90°位,肌肉放松,医者双手握小腿上端将其向前和向后反复推拉。正常时无活动,如向前滑动,提示交叉韧带损伤;向后滑动,则表示后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旋转实验患者仰卧,医者1手扶膝部,另外一手握踝,将膝关节作被动屈伸活动的同时,内收内旋或外展外旋,引发弹响声或疼痛时为阳性,为半月板损伤。研磨实验患者俯卧,髋关节伸直,患膝屈曲至90°。医者一腿跪压于患者大腿屈面,将其固定,用双手握住患足,挤压膝关节,并旋转小腿,引发疼痛者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反之,将小腿提起,使膝关节间隙增宽,并旋转小腿,如引发疼痛,则为侧副韧带损伤。膝反射座位检查时,患者坐于床沿,双小腿自然悬挂,在卧位时病人仰卧,检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部,使稍屈曲,约20°~30°,然后轻叩膝下肢四头肌腱,反应为伸膝动作,其反射中心在L2,4。跟腱偏斜症正常站立位,跟腱长轴应与下肢长轴平行。扁平足时,跟腱长轴向外偏斜。足内、外翻实验检查者一手固定小腿,另外一手握足,将踝关节极度内翻或外翻,犹如侧疼痛,提示有内或外踝骨折可能,如对侧痛则多属副韧带损伤。踝反射(跟腱反射)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外旋,膝关节屈曲,医者一手推足底,使踝关节略背伸,另外一手用叩诊锤轻叩跟腱,其反应是足跖屈。如不容易引发时,可让患者跪在床边,医者一手推足底使其背伸,另外一手用叩诊锤轻叩跟腱。其反射中心在S1,2。踝阵挛常与跟腱反射亢进同时存在。患者仰卧,髋、膝关节微屈,医者用手托住患者腘窝,另外一手握足,突然背屈踝关节,并延续按压足底,阳性者可见到同侧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出现节律性的延续收缩,提示有锥体束伤害。划足底实验(巴彬斯基氏征)检查时用钝尖物轻划患者足底外缘,由后向前。阳性者拇趾缓缓背屈,**各趾轻度外展,提示有锥体束伤害。弹趾实验轻叩足趾的基底部或用手将足趾向背面挑动,如引发足趾跖屈为阳性,提示有锥体束伤害。

吸收正能量,传播正思惟,分享正智慧

您的分享会让好的东西传下去..

想收到更多精彩资讯?敬请

李大夫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通过以下3种方式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nmg.com/wadwh/11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