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你已经均衡训练、重视暖身、运动准备,但一不留心仍可能让运动伤害趁虚而入。没有人想要与运动伤害沾上边,一旦遇上了除了被动地修养复原,你还能为自己做什么呢?本文不仅告诉你常见运动伤害,还有最重要的「自己能做的事」,让就诊前即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关节韧带扭伤
(图片来源:rf)
所谓的扭伤就是「韧带受伤」。急性扭伤可能来自直接或间接的外力造成,例如:跌倒、身体的撞击、手部过度伸展着地、跳跃后脚部侧面着地,以及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跑步……等。扭伤发生后,受伤的部位会有红肿、热痛的发炎症状。至于受伤程度,医生会依照疼痛、瘀血、发炎、肿胀等症状及关节稳定度,分成轻微、中度及严重三个等级。
如果在受伤当下,病患感到受伤部位有撕裂感,甚至听到或感觉到「啪」的一声,这常代表韧带断裂,这种情况属于严重的扭伤;而受伤部位有剧痛、松弛感及局部瘀血,也是一种严重扭伤。
中度的扭伤代表韧带没有完全断裂,疼痛常是病患的主述,患处可能会产生肿胀,而且关节会有些许不稳定。轻微扭伤大多是在某些特定动作或角度时,才会产生疼痛,对日常生活没有太大的妨碍,也不会影响关节的稳定度。
何时该看医生?
受伤部位严重疼痛,痛到连一点点的力量都使不出来。
受伤部位严重疼痛,痛到连轻轻的触碰都不舒服。
受伤部位外观变型。
受伤关节无法活动,或活动时有松松的无力感。
关节活动时有奇怪的声响。
受伤部位附近有麻痹或变差的感觉。
虽然没有明显疼痛,但走几步路就无法前进。
受伤部位越来越严重的肿胀。
同一个部位,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受伤。
症状
关节局部的疼痛、僵硬。
严重扭伤会有肿胀、瘀青的现象。
严重扭伤会有关节「松松」感,走路或跑步时会使不出力。
特定部位压下去会有痛感,而且是在浅浅「压得到」的地方。
造成原因
不正确的动作。
外力强力撞击。
容易发生的族群
任何年纪、族群、运动都可能发生。
自己能做的事
处于刚发生的急性期,请采取PRICE原则。
在不产生疼痛的前提下,作关节转动运动。
如果痛得很厉害、关节活动力变小、有瘀青,加上肿胀无力时,请赶快就医。
医生能为你做的事
先照X光,查看是否有骨折或脱位。
确认受伤程度,看看韧带是否断裂、关节是否松弛。
严重扭伤时,用副木固定关节。
药物治疗。
复健治疗:热疗、远红外线、超音波、短波、电疗、运动治疗。
手术治疗:韧带断裂、关节变松,并发其他严重伤害时。
复健运动
在不疼痛的前提下,活动关节。
关节与附近部位的伸展与肌力训练。
恢复所需要的时间
轻度扭伤:2到4周。
中度扭伤:6到12周。
严重扭伤:视复健的情形而定,至少需要3个月。
延迟性肌肉酸痛
这是很常见的运动后肌肉酸痛,常会在运动后的一到二天之后出现,还可能伴随肌肉僵硬与无力,可能持续三到七天后自然消退,若能施以适当处理,可以有效减轻酸痛与僵硬。医疗处理的方式,一种是避免从事造成疼痛的运动,并作些低冲击的有氧运动,以增加肌肉血流量帮助复原。一种是局部热敷与按摩,再加上正确的伸展运动,消除酸痛感。另外,国外的研究指出服用维生素C可以帮助减轻酸痛。
其实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形成,是身体对于新的运动,尤其是需要肌力与耐力运动的「适应」反应,并不会对身体产生永久伤害,只要把握预防与治疗原则,将不再为它所苦。
造成原因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原因都与肌肉过度使用有关。肌肉收缩的强度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肌肉组织的受伤,例如下坡跑步、下楼梯及重复蹲下……等动作,还可能会造成肌纤维断裂的情形。
症状
肌肉受伤时,局部的软组织可能会产生肿胀,增加酸痛与僵硬感。
某些特定动作或运动会使疼痛加剧。
自己能做的事
运动前做好热身与伸展操。
以渐进的方式增加运动强度,避免贸然从事陌生运动、离心性收缩、过度训练。
运动后不忘缓和运动与伸展。
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
尝试新的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降低肌肉酸痛。
肩旋转肌肌腱炎
肩旋转肌是负责让肩关节可以在不同角度自由活动的主要肌肉群。肩关节是身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但结构并不稳定,所以活动时(尤其是剧烈运动),肌肉与肌腱很容易被拉伤、发炎,甚至断裂现象。此外,肌腱的血液循环不是很好,新陈代谢功能也弱,如果有发炎或裂伤时,肌腱修复的速度会很慢,若是重复受伤,容易变成慢性发炎,或肌腱提早老化断裂。
(图片来源:rf)
肩旋转肌疾病包含各种肩旋转肌的病变,例如:肌腱炎、肌腱裂伤与断裂等,通常会一起伴随发生,这是让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好好治疗,再加上缺乏运动,关节很容易关节沾黏,形成五十肩。
症状
手臂向上举起或旋转时会产生疼痛,尤其是某些特定角度,疼痛会特别明显。
疼痛的位置主要在肩关节的上方,有时会往下痛到手臂。
疼痛可能突然发作,也可能慢慢越来越痛。
肩关节的上方或后方会有压痛感。
活动肩膀时,肩关节后方会感觉紧绷。
睡觉时压到会更痛,有时会影响睡眠。
造成原因
过度使用。
外伤。
重复的运动伤害。
退化。
容易发生的族群
各种年龄、族群都可能发生。
主要发生在需要手举过肩膀的运动项目。
自己能做的事
尽量避免会产生疼痛的动作。
急性发作时可局部冰敷减轻疼痛和消炎。
急性期的疼痛稍微缓解时,在不产生疼痛的范围内作关节活动,避免产生五十肩。
运动或工作后要冰敷。
平时或在运动、工作前热敷。
肩旋转肌的伸展与肌力训练运动。
医生能为你做的事
药物治疗。
复健治疗:热疗、远红外线、超音波、电疗、运动治疗。
局部注射:已经变成慢性发炎,且药物和复健治疗都无效时。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药物、复健、打针)都无效,或出现肌肉萎缩和无力时才考虑。
复健
在不产生疼痛的前提下,肩关节的活动度运动。
肩旋转肌的伸展与肌力训练。
恢复所需要的时间
若接受适当的治疗,急性伤害约一到三周可恢复。
慢性或较严重的伤害恢复可能需要六周。
接受手术治疗约需六个月才能恢复,且开刀完需要接受积极的复健。
网球肘
网球肘其实是一种肌腱炎,人的小手臂有一群肌肉,主要负责手腕翘起的动作,这些肌肉的肌腱附着在外侧上髁处,当肌肉肌腱发炎时,外侧上髁也可能发炎。市面上有各种「护肘」,适合网球肘的是一种约五公分宽的弹性带,最好加上一个加强垫。穿戴时应该套在肘关节下方约三指幅处。这类的护肘可以避免肌肉过度收缩,对于预防再度受伤有一定的效果。
(图片来源:rf)
症状
手肘外侧的疼痛,有时会延伸到手臂,并造成僵硬感。
手腕翘起或旋转时,会使疼痛加剧,严重时,连生活中常做的动作,都会产生严重障碍。
在手肘和小手臂上方有很明显的压痛点。
因为怕痛,就不敢用力,所以有使不出力的感觉。
造成原因
过度使用。
运动太激烈。
姿势不正确。
使用工具的选择不正确。
容易发生的族群
任何年龄、族群都可能发生。
运动项目:使用球拍(杆)的运动、需要手腕用力的运动。
自己能做的事
不论做任何事,只要感觉手肘部位酸酸的,一定要马上休息,手腕稍微活动活动再继续。
能够分两次来搬的东西,就不要勉强一次搬完。
选择适合自己的球拍。
急性发作时采PRICE原则。
运动后局部冰敷。
平时或运动前要热敷。
顺着肌肉方向,由手肘疼痛的部位往手腕方向按摩。
使用网球肘专用的护肘。
从事伸展与加强肌力的运动。
医生能为你做的事
药物治疗。
复健治疗:热疗、短波、超音波、电疗、运动治疗。
局部注射:慢性发炎,且药物与复健无效时,才考虑打针。
体外震波:利用音波来治疗肌腱的慢性发炎。
手术治疗:极少机会发生,保守治疗(药物、复健、打针)都无效时才考虑。
复健
在不产生疼痛的前提下,进行肘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运动。
肘与肩关节的伸展与肌力训练运动。
恢复所需要的时间
接受适当的治疗,急性伤害约一到三周可恢复。
慢性或较严重发炎的恢复可能需要六周以上的时间。
接受手术治疗约需三个月才能完全恢复。
背肌拉伤(闪到腰)
我们常说「闪到腰」,是指背部的肌肉或韧带因运动姿势不正确,或用力过度而拉伤。单纯的闪到腰是不会伤到骨头或神经;天气冷、心情紧张或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特别容易发生。
(图片来源:rf)
症状
背部有突然被拉扯到的感觉。
感觉背拉到时还不会很痛,要几个小时或一天后,才慢慢越来越厉害。
身体常常会歪一边,有时候要靠手来帮忙支撑。
疼痛常会固定在某一点,压或敲时疼痛会更明显,但是疼痛并不会延伸到臀部。
局部的肌肉会绷紧,加上原来的疼痛,会使转身弯腰困难。
造成原因
运动或工作时,腰背部突然扭转。
腰背部的肌肉使用不当或过度使用。
身体维持固定姿势太久,然后突然改变姿势。
容易发生的族群
任何年纪、族群、运动都可能发生。
自己能做的事
感觉背部拉到时,要马上放慢或停止原本的运动。
拉伤后的前四十八小时,可以局部冰敷,之后再热敷。
要注意除了疼痛,是不是还有其他异常;如果有,要赶紧请医师作详细检查。
急性疼痛时不要随便推拿或按摩。
医生能为你做的事
药物治疗。
复健治疗:热疗、超音波、电疗、运动治疗。容易闪到腰的人,多半是因为核心肌群力量不够。注意日常生活的姿势,并加强核心肌群的运动。
恢复期
轻度拉伤:三天左右。
中度拉伤:一至二周。
严重度拉伤:三周或更久。
抽筋
(图片来源:rf)
抽筋是一种肌肉痉挛,是指身体某部位的肌肉不自主地强力收缩,而且无法很快放松的现象;最常发生抽筋的部位是小腿后侧、大腿后侧及前侧。
症状
抽筋时,整块肌肉会变得僵硬,有时甚至可以看到肌肉抽动。
肌肉痉挛的时间可能几秒就好,也有可能持续十五分钟以上。若没有实时处理,可能在短时间内一再反复发生。
造成原因
造成运动时抽筋的真正原因并没有定论,一般相信是许多因素相互影响的:
-运动前缺乏足够的热身。
-太炎热的气候下运动。
-温度突然改变。
-水分流失太多。
-电解质不平衡。
-运动姿势不正确。
-情绪太过紧张。
某些内科的疾病,像甲状腺功能低下、饮食不均衡、药物副作用,以及其他神经病变,都可能会增加抽筋的机会。
自己能做的事
抽筋发生时,第一时间的处理是很重要的。首先,停止运动,迅速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然后慢慢伸展正在痉挛的肌肉,并适度按摩;治疗时,可视症状用热疗或冷疗。
预防重于治疗,尤其运动时常抽筋的人,平常就应该重视预防与保健。
侧腹疼痛
小时候,长辈时常告诫:「刚吃饱就剧烈运动,小心得到胃下垂!」这其实是所谓的「侧腹疼痛」。其疼痛程度往往与运动量大小有关,严格来说,侧腹疼痛不算是运动伤害,但疼痛程度常让人难以再继续运动下去。
(图片来源:rf)
造成原因
现有研究并无法确定侧腹疼痛的原因。有些学者认为是热身不足,活动过于急促引起的,另有人推论是运动时脚掌触击地面的力量,使得胃部与其他器官相互碰撞所引起。
自己能做的事
出现侧腹疼痛时,马上做深呼吸。
降低运动强度。
暂时停止运动,适度伸展疼痛侧边。
当运动强度逐渐减弱时,侧腹疼痛会跟着减少,若疼痛仍然继续,需就医检查。
运动前不要吃太饱,喝太多水。
运动前做足暖身,让身体肌肉、关节处于柔软状态。
学习腹式呼吸,让呼吸随着运动的速度有节奏感,避免造成侧腹疼痛。
最常发生哪些运动
中长度的路跑、竞走、马拉松、网球、篮球、自行车等运动。
踝关节扭伤
(图片来源:rf)
踝关节扭伤是十分常见的运动伤害,通常是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形成的,发生内侧三角韧带的伤害,往往会比外侧扭伤还得严重。
症状
踝关节扭伤看似不严重,局部会有肿痛或瘀血,但也有可能是伤害到肌肉、肌腱、韧带或骨头。
医生能为你做的事
依PRICE急救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如果可以负重走路,观察步态是否正常、局部肿胀的位置与程度,再检查是否有移位或疼痛现象。
冰敷扭伤的部位,再用弹性绷带包扎起来,进行适当的保护、固定、压迫作用,之后将伤部抬高。
自己能做的事
休息期间,需在不痛范围之内,适度做伸展运动。
运动时要保持精神集中,避免分神而不小心扭伤。
轻微扭伤经过治疗后,一般在一、两周内会完全痊愈,中、高度扭伤则须较长的时间,要注意每次扭伤都要完全治愈,以免留下「病根」,造成慢性扭伤。
最常发生哪些运动
任何运动都可能发生
资料来源:运动笔记
文章摘自:《国家代表队医师教你运动不受伤》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健康运动资讯
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白癜风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