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疗法是利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麻醉药物,配合类固醇药物注射到疼痛的部位来消除炎症、解除疼痛的一种治疗方法。封闭疗法对于急慢性疼痛的效果显著,如果应用得当,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在临床上应用较广,例如常见的骨科损伤“网球肘”及很多由运动不当引起的运动损伤。但许多患者对于封闭疗法了解不多,往往谈“封闭”色变,当医生建议应用封闭疗法时,连连摇头摆手,认为封闭注射的药物中含有激素,对人体不利,从而拒绝治疗。
其实,对于封闭疗法,远不必如此紧张。如果我们了解了封闭疗法的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后,就会明白和接受了。对于封闭疗法要达到治疗的预期效果,必须通过三个重要环节,即正确的诊断、有效的药物组成、精湛的注射技巧。
要严格掌握封闭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于严重的肝脏疾病、严重脓毒血症、败血症、大血管晚期炎症或坏死、肿瘤及结核病等患者、应禁止采用病灶局部封闭疗法,否则易造成炎症扩散、肿瘤转移、病情加重等后果,甚至可能加速坏死组织脱落而引发大出血和休克死亡。所以,对这些疾病进行封闭治疗前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不可滥用。
慎用激素封闭疗法
氢化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属唐皮质激素.除类风湿关节炎外,对一些因无菌炎症而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均可使用激素封闭疗法,以减轻或缓解炎症和水肿.此种疗法可广泛应用肌肉、韧带或关节损伤等疾病,但要充分考虑到激素的副作用.因为皮质激素能抑制肌体炎症反应,可导致感染扩散;皮质激素可增加胃酸和胃酶分泌,易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穿孔或大出血;皮质激素可抑制纤维母细胞的活性的结缔组织形成,影响伤口愈合和肌肉芽组织形成;皮质激素可兴奋中枢神经,产生失眠、烦躁、精神兴奋,严重者可诱发精神失常;皮质激素可升高血压,有潴钠排钾作用等.因此,高血压、糖尿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心衰、骨质疏松、急性化脓性炎症、精神等患者及孕妇均应慎用封闭疗法.
实施封闭疗法时要准确、到位
医务人员要加强基础训练,弄清疾病的来龙去脉,掌握疾病的发病原理及病理过程,特别是要加强解剖知识的学习.在注射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到位.比如,治疗腱鞘炎时,药物要注射到腱鞘内;治疗网球肘时,要将药物注射到腕伸肌起点靠近骨膜处;治疗坐骨神经痛时,要将药物注射到患肢股骨大粗隆与坐骨结节连线中心偏内0.5-1厘米处.否则就会大大影响治疗效果.
封闭注射不可误伤其他组织
执行封闭疗法的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有良好的解剖学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操作经验,熟悉局部解剖学和断面解剖学,掌握局部重要血管、神经、脏器的分布.进针时手要有层次感,不可盲目进针.扎针后要边注射、边回抽,避免伤及其他组织或导致合并症.常见的合并症有肩周炎局部封闭引发气胸,腰部局部封闭误伤硬脊膜外腔中静脉丛导致硬脊膜外血肿,误将药液直接注入大血管内引发痉挛、惊厥、昏迷等.所以,治疗前要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封闭的全过程度要做到无菌操作
实施局部封闭的整个过程毒药做到无菌操作,严格消毒程序.否则,易引发化脓性感染或细菌感染扩散.关节腔注射后引起化脓性感染,筋膜、腱鞘注射后引起坏死、化脓,不是单的使用皮质激素后造成细菌感染扩散.
封闭疗法的使用不可过频
对封闭次数目前仍在争议,一般主张间隔5-7天封闭一次,3-6次为一个疗程.对年老体弱或身体状况不佳者,需间隔2-3周注射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封闭药物采用唐皮质激素的,更需要掌握好封闭的间隔时间,否则易形成结晶沉淀,造成局部组织无菌性坏死.另外,注射后针眼药用无菌性敷料加压包扎,并嘱咐患者3天内严防针眼湿水,保持针眼卫生.对普鲁卡因不良反应的记载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期间,封闭也不易用普鲁卡因,可改用利多卡因.在治疗过程中,对轻度反应者令其卧床休息,一般症状可缓解,毋须特殊处理;对重度反应者应立即进行抢救,对症处理.常备急救药有:苯巴比妥、硫喷妥钠、地西泮、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等.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