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由三个关节组成,关节囊薄弱,呈半透明状,对损伤反应极度敏感,因肘关节关节联结多、关节和谐度高、关节囊与韧带肌肉关系密切,所以肘部损伤易导致关节挛缩和僵硬。目前JAS肘关节活动牵张器在针对肘关节的康复治疗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但查阅国内文献,相关报道较少。
在手功能康复中,肘关节对手功能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肘关节主要运动形式是屈、伸运动,其次是由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的联合运动,完成前臂的旋内、旋外运动。肘关节功能一定程度的丧失,对患者手的功能将产生极大影响,进而影响日常生活。
一、肘关节康复训练的主要目标
上肢各关节的结构、连接方式使得手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完成各种复杂的工作及生活活动。在上肢各关节中,肘部虽然为单向运动,但由于有前臂的旋转运动,扩大了手的运用范围及灵活性。一般而言,肘部的功能为是屈曲90°位。肘关节的屈、伸幅度,平均为°~°,但只要达到60~°,就能完成一般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必须的运动范围。前臂的功能位是旋前、旋后、中立位,达到旋前、旋后各45°,也是其有效的活动范围。除此以外,还需配合上肢其他部位完成技巧性训练,才能真正实现手的功能。
二、肘关节的神经肌肉调控以及常见的疾患
调控肘关节肌肉和神经相对肩关节等大关节而言,相对来说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一般调控屈肘的神经有肌皮神经和桡神经,前者支配肱二头肌和肱肌,后者支配肱桡肌;调控伸肘的神经是桡神经,其支配的肌肉主要是肱三头肌和旋后肌。当然解决肘关节常见问题,除了肘关节本身外,关于前臂,我们也需要前臂。控制前臂旋前的神经为正中神经以及其分支前骨间神经,前者支配旋前圆肌,后者支配旋前方肌;控制前臂旋后的神经为肌皮神经和后骨间神经,前者支配肱二头肌和旋后肌。
在肘关节中,常见的疾患原因有由于过度使用所造成的网球肘,其一般涉及伸腕肌尤其是桡侧腕短伸肌;以及高尔夫球肘,主要是旋前圆肌和桡侧屈腕肌。
了解肘部的神经肌肉调控以及常见的一些肘部疾患,有助于我们针对性的做出肘部的功能性康复。
二、常见功能问题和对策
影响肘关节功能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功能障碍有:
(1)肘关节活动度受限
由于外伤或长期制动等,导致肘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发生变化造成肘关节粘连、肌腱挛缩,甚至关节僵硬。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主动或被动训练。以主动训练为主,被动训练为辅。被动训练可以由治疗或家属帮助进行关节的屈、伸、旋转运动,或由治疗师完成关节松动技术、肘关节周围肌肉牵伸技术、器械训练(CPM训练器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器等)。主动训练可以由患者自己进行一些关节活动度的练习,如肘关节的屈曲(弯胳膊)、伸展(伸胳膊)、前臂旋前旋后运动,也可进行一些自我牵伸训练。
(2)肌力减弱
对力量减弱的肌肉进行渐进性训练和抗阻训练,增加肌肉力度。改善肌的肌力和效用以及增强上肢功能性的运动效果是必要的。一些特殊的疾病导致的肌力减弱,如脑卒中,传统康复观念认为是由于拮抗肌痉挛而原动肌低张力造成的,同时认为肌力训练会增加痉挛、协同收缩及异常运动模式而不被使用。然而有些研究表明脑卒中后肌力训练不仅能增加肌肉训练,还可以改善功能、减轻痉挛。但在进行肌力训练时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达到肌肉疲劳但不疼痛等。以任务为导向的肌力训练有助于恢复受损的肌力及获得运动技巧。
(3)痉挛
脑卒中后痉挛也是常见的引起手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在出现痉挛时,一般要去除引起痉挛的原因,如心理因素、疼痛、炎症,注意抗痉挛体位的应用,运用一些手法抑制痉挛等。在上肢功能训练时,特别是肘关节训练时,很容易把训练的注意力集中在伸肘练习,而忽略了屈肘练习。人是直立姿势为主,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趋势是伸肘,所以屈肘受限较多;而且人的许多日常活动,如洗脸、穿衣、吃饭,都需要手臂屈曲持物的能力。所以在日常训练中,应有选择性进行屈、伸肘的练习。传统医学中,针灸或推拿手法等,也有助于消除肿胀和缓解肌肉痉挛,应用时注意运用传统医学的理论进行治疗。
1.周俊明,黄锦文等,《临床实用手功能康复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1.
合作/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疼不疼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