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学名叫肱骨外上髁炎,用于形容发生在肘关节外侧部疼痛为主的一系列症状。
年,Runge首次描述了这一疾病的临床表现。目前,尽管初期的观点是炎症过程,大多数学者认为桡侧腕短伸肌起点的细小撕裂是本病的病因,病变主要在桡侧伸腕短肌,也可以波及桡侧腕长伸肌和指总伸肌。小编的经验是反复使用上肢的动作皆可导致此病,尤其带有肘、腕屈伸旋转性质的工种,如拧毛巾,移动、点按鼠标,扣球、翻手推乒乓球等动作,易造成伸肌肌腱的充血、撕裂、增生、瘢痕、机化,甚至伸肌肌腱的纤维化、钙化,使通过该处的神经血管束受压而产生疼痛、憋闷、酸困、乏力,端茶杯、提背包都疼痛难忍,重的形容如灌了辣椒水般难受!
网球肘的治疗早期以按摩、理疗为主,疼痛较重时可局部封闭。然而有一部分患者反复发作、酸胀、疼痛较重的很难治愈,甚至数次封闭,每次都只管一个月甚至更短,效果越来越差!这种患者属局部病变较重,筋膜、腱鞘增厚嵌压神经血管!疗效不好的原因也有可能出于诊断、治疗的不准确,因为伸肌有许多块,还有肱桡肌、旋后肌等止于肱骨外上髁,正确的诊断应精确到每一块肌肉!肘外侧疼痛的原因也很多,并不是医生画一个圈,护士打一针就能解决的!
除了以上说的治疗方法外,肌肉的自我拉伸在网球肘的恢复中相当重要。
图左一Wristactiverangeofmotion:Flexionandextension手腕关节活动,屈曲、伸展方向(于每动作末端须停留5秒),每个动作10-20次
图右一Wriststretch手腕屈曲、伸展方向伸展运动,伸展时间约一分钟,每个动作3-5次图左二Forearmpronationandsupination手腕关节活动,内旋、外旋方向(于每动作末端须停留5秒),每个动作10-20次
图右二Activeelbowflexionandextension手肘关节屈曲、伸展方向活动(于每动作末端须停留5秒),每个动作10-20次
另外,力量的练习既是恢复必练也是预防网球肘的很好方法。
图一Wristflexion手中拿罐头,手掌朝上,慢慢将手腕抬起再慢慢放下,共10-20次(可逐渐增加罐头重量)
图左二Wristextension手中拿罐头,手掌朝下,慢慢将手腕屈曲抬起再慢慢放下,共10-20次(可逐渐增加罐头重量)
图右二Wristradialdeviationstrengthening手中拿罐头,大姆指朝上,慢慢将手腕朝上抬起再慢慢放下,共10-20次(可逐渐增加罐头重量)
图左三Forearmpronationandsupinationstrengthening手中拿铁锤,手腕往内旋方向用力停留5秒,再往外旋方向用力停留5秒,每个动作10-20次图右三Wristflexion手中拿水管(扫帚柄),慢慢将手腕抬起再慢慢放下,共10-20次。
冲击波治疗
放射式气压弹道冲击波是近年来一种新的、有效治疗肌腱末端病的方法之一。放射式气压弹道冲击波通过机械应力效应和生物化学效应有效地松解腱止点处的粘连、加速局部微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减轻无菌性炎症反应;并对局部的痛觉神经感受器过度刺激,使后续向心冲动无法传递,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患者采用坐位,一般采用放射式冲击波治疗机,按冲击能量由低到高微调,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能流密度0.10~0.18mJ/mm2,每次冲击~次,每次治疗间隔5d~7d,治疗3~5次为一疗程,在冲击波治疗以后,一定要注意休息,治疗以后疼痛得到缓解方能再次做治疗。
针灸1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手三里、尺泽。
阿是穴位置:有二穴点:一为肱骨外上髁前缘凹陷处;一为肱骨外上髁髁体后缘凹陷处。
2
(二)治法
阿是穴每次二点均取,前者,以1寸毫针成90度角直刺;后者,则从肱骨外上髁髁体正中针向腕背部,以45度角刺向髁体后缘凹陷处。
如前臂旋前受限加手三里,旋后受限加尺泽。惯例针法。针刺得气后,用泻法运针1分钟,留针20——30分钟。
每隔5分钟运针1次,亦可通以电针仪,用密波,频率30赫兹,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END
穴位埋针1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小海。
配穴:曲池、手三里。
阿是穴位置:为肱骨外上髁之压痛点(下同)
2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效不佳时加配穴。主穴消毒后,分别将皮内针刺入皮肤,进针后与皮面平行推进,直至针体全部进入皮内,然后用胶布固定。
令患者活动患肢,以无任何不适为宜。曲池、手三里,以普通毫针刺入后,于针柄套一寸长左右的艾段,点燃,施温针灸20分钟。皮内针35日更换1次,3次为一疗程。
END
硫磺灸1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2
(二)治法
患者端正坐位,将患侧肘关节搁于桌上,反覆按压肱骨外上髁处,找到最痛点,以
龙胆紫作一标记。然后按部位大小选择硫磺结晶颗粒(系采用高压消毒过的结晶,加工成碎米粒大小)置于阿是穴上,用火柴点燃后,迅速用橡皮揿灭,要求施术部位不起泡,感到刺痛为原则。
一般仅治1次,如不愈,可隔3天后再按原法灸1次。治疗当天,切勿下水,以防感染。
END
艾灸(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太溪。
分隔药灸和隔饼灸。可任选一法。
(1)隔药灸:灸药制备。麝香1克,樟脑10克,血竭、儿茶、川乌、草乌各3克,共为细末,贮瓶备用。
用面粉加水搓成线绳状面条,于阿是穴四周绕成直径为1.5厘米之圆圈,将上述药末铺于圈内约34分厚。
再将纯艾卷剪成1.5厘米长之艾段(艾炷)置于药未上点燃,以能耐受为度,如过分灼烫,可用镊子夹去,另易1炷,灸3壮。太溪穴,用米粒大纯艾炷作直接无瘢痕灸,亦灸3壮。上法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可配合肘立康按摩膏在患处按摩,效果更佳。
4
(2)隔饼灸:灸饼制备:以白附子、生川乌、乳香、细辛、没药等研末,加赋形剂制成直径3厘米、高1厘米之药饼,饼上穿刺10数孔。
患者正坐伏案,屈肘、前臂内收暴露阿是穴,将灸饼中心置于最痛处。将纯艾制成的底面直径2.5厘米、高1.5厘米的圆锥或圆柱状艾炷放在饼上,点燃施灸。
灸治过程,患者初感温热,至热不可耐(约灸后3分钟)可将饼夹起,下垫适量药棉(以缓减热量)再将灸饼放上,艾炷燃完,随着热量徐减,分两次将所垫药棉减去。
灸后皮肤可出现深红晕,局部留有色素冷静或起小水泡。如有水泡可涂以龙胆紫用小块消毒敷料包札,45天可结痂脱落,不留瘢痕。一般23天(如起水疱可56天)1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注意事项1加强手臂、用手的力量练习和柔韧练习。
2练习时应注意,运动的强度要合理,不可使手臂过度疲劳。
3平时电脑打字、料理家务前,要充分做好热身运动,特别是手臂和手腕的内旋、外旋、背伸练习。
4每次活动后,要重视放松练习。最好是按摩手臂,使肌肉更加柔软不僵硬,保证手臂肌肉与收缩的协调性,减少“网球肘”发生。
——END——
沈阳健康评估与管理中心
脊椎康复:颈椎病、腰椎病、脊柱小关节错位形体矫正:脊柱侧弯、圆肩驼背、高低肩运动损伤:网球肘、跑步膝、运动损伤、五十肩中医调理:艾灸、拔罐、刮痧、耳穴治疗、火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