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毒日,汉族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其中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而端午之日为九毒日之首。
前3天:年5月30日-6月1日
中3天:年6月9日-6月11日
后3天:年6月19日-6月21日
这几天是一年中最毒的时候
被称为
抓住这个排毒日,
排寒毒,水毒,湿毒,痰毒,血毒,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端午艾灸」祛湿扶阳
过去民间有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端午节前后因气温、湿度都比较适合细菌的繁殖,容易造成如感冒等的流行。而艾草含桉油精,有抑制微生物生长、杀灭微生物的作用,而且具有特殊气味,有很好的驱虫效果。
而在保健方面,古人会将艾叶加工成“艾绒”,再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温通气血,加强身体免疫力。
进入6月,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湿热的天气会给人体带来诸多不适。一般有内湿的人,再遇到湿度大的环境,很容易诱发各种疾病。所以这个季节,不妨借助艾灸来除湿保健。
一、艾浴:驱寒又祛毒!
在欧洲导致超过百万甚至千万人死亡的流感大流行,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出现过呢?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民间广泛流行的端午节挂艾叶、熏艾烟、洗艾澡的习俗发挥了重要作用!
洗艾澡
根据古代医药书籍,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而艾浴是药浴疗法的一种,药浴疗法的应用,最早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战国时期,士大夫们已盛行用兰草、艾叶等香料香药煎煮沐浴,以达到芳香爽身保健作用。
有艾,自然福满人间!
二、膀胱经:人体自带的排毒通道!
人体内的毒包括水毒、食毒、脂毒、痰毒、气毒,血液里边的淤毒。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可谓五毒集全,所以我们都要学会排毒!
1、水毒。40岁以上的人要注意,如果早上起来,下眼皮浮肿,脚踝浮肿,这很可能就是有水浊了。如果水毒排不出去,气血运行就会不畅,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运动得不够了,或者太劳累了,或者心脏有毛病了,或者肾脏有毛病了。水浊如果严重下去,肚子也会肿胀起来,这是因为肾功能出现了问题,排尿不畅,喝下去的水跑到肚子里边了,所以,肚子肿了。
2、痰毒。正常人的痰,早晨起来一两口就完了,可是有的人不停地吐痰,没完没了,这说明有痰毒。痰从哪里来?一个是饮食来的,一个就是肺不好,那就要看看肺是不是有什么病,慢性气管炎、肺结核,如果有,你就得解决这个问题了,治这些病要看医生。
3、脂毒。有的人患脂肪肝,很年轻的时候肚皮就大大的,挺着大肚子,这是因为脂肪太多了。一个急性阑尾炎在手术时,肚皮一划开,脂肪多得不得了。肠子拿出来全是油。中年人,很少运动还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怎么能够不长油呢?喝酒、吃肉、吃油炸食品,肝细胞就会被脂肪给占据了,肝能够正常工作吗?
4、淤毒。就是血液里边的淤积的毒素。淤毒大多是从中年开始的。大部分人40岁以后脉就变,跟二三十岁的脉就没法比了。四十几岁的人的血管里边就开始有淤积了。我们现在很多老年人,血管已经堵得很厉害了,可是还在随便吃不该吃的东西,这是很危险的。
5、气毒。气毒是在我们的肺里边。为了防止气毒,我们每天早上起来,最好做做深呼吸,把肺里边的毒、浊气呼出去,让我们人体里边保持清新的空气,这对我们生命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膀胱经作为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它担负着人体内尿液和汗液的排放,它负责人体内70%的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出,所以它是排毒的最佳利器。而身体中其他脏器所排出的毒素,也要由膀胱经排出。也就是说,我们的膀胱经如同城市中的各种排污管道,汇聚多处的污水,等它们把这些毒素输送到这里后,就会由膀胱储存和排出!故而端午排毒,艾灸它就够了!
三、粽子也是食疗:健脾又利湿!
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它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殉国,以寄托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哀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国人到五月初五食粽子的习俗,而很多人不知道是,小小的粽子里也有大学问!
尽管我国南北方的粽子风味、特点和做法不同,但都以糯米和粽叶为主料。中医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据“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小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而火腿、鸭蛋黄、鲜肉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端午正值立夏之后,食粽能于清淡中平补,在平补中清化,确实是一个适时的食补、食疗的绝妙处方。当然,食用时也应有所节制,糖尿病者、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
最后,附中华民谣一首:
“荒坡艾叶喷喷香,溪边菖蒲伴石长。
青烟剑叶能驱疫,岁岁端午站门岗。”
郎中堂国医馆6月1日(星期四)坐诊医生:
吴厚翔
副主任中医师
浙江省医师协会会员
浙江省中医学会基础专业委员
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兼家学渊源,从医四十余年,擅长诊治内科各种疑难杂症,尤对消化道疾病研究较深,肝胆脾胃病症疗效显著,率先开展中医治疗肿瘤的研究,对于手术后和化疗后的肿瘤调理,效果肯定而可靠。获绍兴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嵊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嵊州市首批学科带头人,中医院首批名中医,长期担任中医内科主任、门诊部主任、省市级中医学会理事。
每星期四上午门诊
裘亦海
三界大王塘岙王忠清外科第五代传人
医院门诊外科主任
嵊州市中医协会理事
骨伤科专家,医院门诊外科主任,嵊州市中医协会理事,三界大王塘岙王忠清外科第五代传人,年录入第三批《中国当代中西医名医大辞典》。
擅长:
l骨伤科: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类骨折、骨折延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软组织挫伤、骨关节疾病。
l颈椎、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网球肘、弹响指。
l风湿、类风湿关节炎。
l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l骨刺、骨质增生
l研制纯中药配方膏药、熨贴,疗效独特。
每星期四上午门诊
王碧霞
中医世家
基层名中医
三界大王塘岙王忠清外科第五代直系传人,师承祖父王春风、父亲王士汉,深得祖传外科治疗秘方,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创新发展了塘岙外科,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
擅长:
l痔疮、肛瘘、肛裂
l治疗痈、疽、疖、肿等疾病
l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慢性关节炎
l乳房肿块、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每星期四上午门诊
郑水祥
中医师
妇科专家
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祖训。从医40余载,临床经验极其丰富,在嵊州、上虞、绍兴及周边县市有较高的知名度。擅长运用传统中医中药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对中医妇科深有研究,对各类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宫颈糜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白带异常及不育不孕的治疗,有独到疗效。
每星期四、六全天门诊
冯林主治中医师
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医院校进修学习,深得河南多位名老中医真传。行医近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长职务,退休后曾在杭州、南京、宁波等地坐诊。治病务求实效,博采众长,疗效理想。擅长主治: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咳嗽、气喘、痰症、呼吸困难等。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腹泻、便秘、胆囊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泌尿系统疾病:肾炎、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统结石等。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头晕、失眠、健忘、头晕脑胀等病症。男科:阳痿、早泄,性欲低下、前列腺肥大以及炎症等。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妇科炎症、不孕、产前及产后调理。疼痛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风湿及类风湿、痛风等。门诊时间:周一、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全天,周日上午
沈行仪
主治中医师从医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运用中医经典古方、验方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妇科疾病。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具体详情,请见店內海报。
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