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伤病网球小选手的家长速读

文章来源上海网球之窗、网球邦

一、预防损伤的训练

小朋友打球的量要慢慢增加,不要急于求成。尤其是他们到新的场地,使用新的拍子、穿新的鞋,或者学习新的技术。他们在比赛或练习之间要休息,而且每周至少要休息一天。

热身不够可能导致膝盖和脚踝的损伤。所以你的孩子一定要热身,并在运动前做拉伸。

练习应该学下在网球比赛中要使用的技术,比如敏捷性训练或者滑步跑。要注意避免过度是用他们的胳膊,而要强化躯干和腿的力量—要知道,在网球击球和发球中,他们才提供了最大的力量。

二、注意环境

要注意不要在裂口的或者湿的场地打球,这种场地容易崴脚。你也要避免打湿的球。也要注意不要在太热、太冷或者大风的天气打球,这是因为太热天气下容易中暑,太冷的天气使肌肉僵硬,容易受伤。另外,在大风天气下打球,会增加得肌腱炎的风险。

如果你的孩子要在高温、日光强烈的天气打球,一定要涂抹光谱防晒霜,以防止紫外线UVA和UVB的照射,而且需要穿浅色衣服。他们也要经常把拍子上的汗水擦干,否则拍子容易扭曲。

高温环境,孩子喝水要充足,比赛中每次换边的时候都要喝水。超过一个小时的运动,都推荐喝富含电解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运动饮料。身体缺水将影响孩子的运动能力,同时对身体健康有害。

三、合适的装备

咨询网球专业人士帮你的孩子选择适合的拍子和鞋。太重或者太轻、或者拍线的拉力不合适,都容易引起肩膀和胳膊肘的问题。拍柄也不要太大或太小,要保证孩子击球时拍子不要转动。

鞋子要买专业的网球鞋,这可以防止你孩子的踝部扭动。鞋头太小德不行,孩子的脚趾甲也要剪得短和平直,以免挤着脚趾。

以下是网球的五大常见病及预防方法

网球肘

-原因

“网球肘”因多见于网球运动者而得名。经常反复伸屈腕关节,尤其是用力伸腕同时又需要前臂旋前、旋后的动作时,非常容易引起这种损伤。

-症状

初期只感到肘关节外侧酸胀和轻微疼痛,或仅在用力伸腕与前臂用力旋前、旋后时出现局部疼痛。病情发展时,肱骨外上髁部发生持续性疼痛,疼痛可能向前臂外侧放散,患侧手的力量减低,持物不牢,揣提重物时,拧毛巾及反手击球时,肘外侧疼痛尤为明显。对网球运动者来说,网球肘最根本的原因,一是直臂击球;二是发力时腕、肘部的翻转太剧烈、太夸张;三是超负荷练习。

-预防办法

加强腕、臂部力量训练,防止前臂肌肉疲劳积累;做好准备活动及练习后的放松,提高肌肉的反应性;正确掌握“反手”击球技术;早期发现疼痛,及时治疗。

起水疱

-原因

拇指关节内侧,掌际与拍柄后部相接触的部位,前脚掌等都是容易起水疱的地方,原因除了平时运动训练太少外,拍柄表面太硬、太滑,手脚部的汗湿,握拍太紧或太松,鞋底太硬,鞋号过大,鞋垫不合适等都可能导致水疱的产生。

-预防办法

在拍柄缠上一层柔软防滑的吸汗带,并且不用拍柄过细或过粗的球拍打球。鞋子穿着不舒服,及时更换。

肌肉拉伤

-原因

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不到位,某部分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的状态,训练水平不够,肌肉的弹性和力量较差,疲劳或过度负荷使肌肉的机能下降、力量减弱、协调性降低,错误的技术动作或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过猛或粗暴,气温过低,湿度太大,场地或器械的质量不良等都可能引起肌肉拉伤。

-预防办法

注意加强易伤部位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使屈肌和伸肌的力量达到相对平衡,这是防止肌肉拉伤的有效措施。

扭伤

-原因

扭伤的部位是脚跟、膝、腰。脚踩扭伤多数是急停或奋力奔跑时以脚外侧先触地面,而单侧脚踝难以承受身体因惯性或制止惯性所产生的强大力量,导致踝关节韧带、肌肉甚至骨骼的损伤。膝部扭伤多数要归于侧向的急跑和急停所致。腰部突发性扭伤往往发生于球员急停变向(尤其是向后变向)转身跑的时候,发球时背弓及反弹背弓发力也容易使腰部吃力不起而导致损伤。

-预防办法

加强相应部位的肌肉力量,以适当限制关节活动范围;对易伤部位进行保护性固定,如包扎弹性绷带等;掌握正确的用力方法,并通过练习努力使之熟练化、规范化;在做生疏的动作时不要急于求成;清除场地内的杂物;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腱鞘炎

-原因

腱鞘主要分布在跨越手指、手腕、肩、踝关节等部位的肌腱上,它像套子一样套于肌腱之外,其作用是减少肌腱活动时与相邻肌腱的摩擦。在网球项目中,由于击球动作的特点,手腕及肩部肌肉反复收缩牵拉肌腱,使这些部位的腱鞘受到过度摩擦或挤压而引起发炎。其症状是在做挥拍动作或在做上臂外展上举动作时感到手腕或肩部疼痛,平时也有压痛感觉。

-预防办法

合理安排训练;防止局部过度负荷;运动前后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局部放松活动;运动后按摩和热敷也对预防有积极作用。

阅读文章积极留言或谏言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nmg.com/wadzz/125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