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知道针灸能治病,但您听说过针刀吗?中医学在多年前已具雏形,“年龄”超过40年的针刀却可以有效治疗多种颈肩腰腿痛疾病,在中医学科中“自成一派”。今医院疼痛科杜德明主任这里,来了解一下这把独特的“小刀”。
亦针亦刀,针刀结合,穴指阿是,根骨刺消——此为小针刀,“镇痛”有奇效!
诞生于一次偶然,“前面是刀后面是针”的小针刀到底是个啥呢?听起来咋这么神奇?
杜德明拿起一根一厘米左右的针刀介绍说,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是一种似针又似刀的针灸用具,是在古代针灸针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外科用的手术刀发展而成,它的身体是针,最前端却是刀。
据杜德明介绍,小针刀的发明源自一个偶然事件。年春,涟水县的一个老木匠,在劳动中不慎被斧头砸伤,常规治疗后肿痛消失了,可受伤的手却怎么也握不住、伸不直,当时的医生也曾考虑过手术治疗,但因不能避免手术的刀口部位形成疤痕而再度使手掌的软组织粘连加重,而不得不放弃。在老人求医无门的时候,经人介绍找到了沭阳县医疗站的朱汉章医生。
朱汉章详细询问了老木匠的病情后,也感到很棘手,翻阅了大量的外科、骨伤科资料后,认为造成老人的手不能活动的原因可能是,手掌的筋膜、肌腱等组织损伤后与手掌掌骨发生了粘连,如果能将这些粘连分开,老人的手不就可以屈伸了吗?只是单纯的用针灸来治疗如此僵硬的疤痕组织显然是不行,于是,他拿起较粗的九号针头,刺入了老人的疤痕处,就这么捣刺几下后,奇迹出现了,老木匠的手痛过之后,当时就能伸屈自如了。
后来,经过改良,不同于针灸的针刀就被朱汉章发明了出来了。为了操作起来能更好握持,他把针头的根部改造成一个扁平的柄,做成扁葫芦形,寓意“悬壶济世”,这样第一把“小针刀”就诞生了。
3个小故事,见识小针刀的神奇
在认识“小针刀”之前,医院疼痛科杜德明主任讲的几个小故事。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诶呀...妈呀...疼死啦么,大夫......”。她一进科室,杜主任赶紧迎上去,原来她患了双膝骨性关节炎,左膝的半月板(圪顶盖)也有损伤,经过系统检查后立刻对其损伤部位进行了修复手术。三天后患者就能行走自如了,再结合小针刀的治疗,2个疗程后,疼痛果然缓解了许多。原来,她是在其母亲的推荐下慕名而来。
一天,一位坐着轮椅的年轻人在其家人的帮助下推进了科室,年轻人说,他患了风湿性骨性关节炎,非常疼,止疼药一把一把的吃都不顶用,急的直用拳头砸。“我已经两三个月没睡好觉了!现在连走路都成问题了”。
杜德明看了患者的片子,用小针刀为其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就康复出院了连轮椅都不要了。
“仁心妙手德艺馨,视患如亲院风好”在这热情似火的六月,苏阿姨和她老伴手捧锦旗兴高采烈的来到杜主任办公室,苏阿姨说:“真心感谢杜主任,我和老伴这疼了十几年的老毛病,医院都不见效,来了这里杜主任就这么鼓捣了几次小针刀,就让我丢弃了止疼药,现在真是无病一身轻啊”!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因农民常年劳作,极易被这种疼痛难忍的疾病缠身。为了省钱省事,患者往往用几毛钱的止疼药就打发了,于是造成了药越吃越多,越来越疼的恶性循环。殊不知这样不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还多花了冤枉钱,最终得不偿失!
小针刀的四大特点
简:治疗简单,无切口,不流血,病人痛苦小
便:应用方便,一枚针刀,一副手套,皮肤常规消毒即可施术
廉:费用低廉,治疗成本低,治疗费用低。
验:疗效明显,一次见效,大部分三次治愈。
小针刀的治疗范围
1、颈椎病
2、骨质增生、骨刺
3、腰椎间盘突出
4、慢性腰肌劳损
5、类风湿性关节炎
6、膝、肘、肩关节疼痛
7、网球肘
“如今,我院成立了专门的中医疼痛科,就是利用小针刀来治疗各种疾病。”杜德明表示,颈肩腰腿痛是门诊极为常见的一种疼痛综合征,多数病症病程比较长。而小针刀彻底实现了将大量疾病从不治变为可治;将难治变为速愈;将开放性手术变为闭合性手术;将复杂治疗变为简单治疗;将损伤型、痛苦型治疗变为近乎于无损伤、无痛苦治疗的五大转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