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脾胃,因为甘味入脾,能补养脾胃之气;
养营阴,营是血液的组成部分,为血液的营养精微部分。大枣专善补营,营旺则血生,营旺则津液生。所以,大枣也具有间接的养血和生津作用。
安心神,当人营血不足时,血不能养心,就会失眠、多梦,甚至心神散乱,如见鬼神之状。而大枣最善养营,故能安神宁心。
所以,简单的说大枣是养血的,确实不够准确。大枣在《中药学》中是列在补气药中的。其所有作用的发挥,都依赖于强壮脾胃之气和养营的。大枣的应用说起大枣的应用,我们必须从使用大枣最多的《伤寒杂病论》说起。我曾带着一个问题去读《伤寒论》,为什么同样是甘味药物,有的方子用了大枣,而有的方子就故意避开大枣不用而用甘草,而有的方子却甘草、大枣都用?比如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用甘草而不用大枣。而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却用大枣甘草,去掉了白术……后来,经过总结发现凡是用大枣的地方都存在汗、吐、泻三种已经导致或可能导致气血津液受损的情况。比如桂枝汤为治疗汗出恶风的方子,汗出而营阴不足就是用这里用大枣的原因。比如小柴胡汤有呕吐的症状,呕吐也会使气血津液受损,所以这里用了大枣。再比如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这些方子,都有或吐、或泻的症状,所以也都用了大枣。还有,十枣汤为逐水重剂,为防止甘遂等剧毒逐水药逐水的同时伤了人的正气,所以加了大枣以养营气。同时甘味药物还能缓和甘遂等药物的烈性。而在水饮、水湿较重,且无汗、吐、泻等气血津液受损因素时,大枣是绝对不会用的,比如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等。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大枣常被应用于过多的出汗、呕吐、腹泻而导致身体出现或即将出现周身乏力、心慌、口干渴这些营阴不足的情况时才被应用。而湿浊、水饮泛滥、或实火太盛是绝对不能用的。应用原则所以,我们可以将大枣的应用归纳为:出汗太多,甚至出现口中干渴、心慌等情况时;
急性胃肠炎而发生呕吐腹泻后,周身疲乏、酸懒无力、心慌气短、小便短少等应用大枣煎汤服用,伴恶心者还可加生姜数片同煎。这种方法比吃水果和补液盐更利于身体恢复;
气血虚弱,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不泽,可用大枣煎汤常服以养血益气;
失眠同时伴有以上气血虚弱症状,可用大枣煎汤常服,以养血安神。
大枣虽然是个极其平常的食物,但我们平常并不真正了解它的使用方法。而在近现代的中医临床上,大枣也逐渐被人遗忘。但从其作用来看,我们的确应该更加重视大枣、甘草、生姜这些平常之物的准确应用,才能让我们达到更好的疗效。即使做为食物,我们也才能吃对,同时不会被错误的养生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