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医聊法舒心,疗法独特,治疗过的患者

耐心沟通,患者有口皆碑

01

记医院疼痛康复门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墙上挂着满满的锦旗,粗粗数了下有十来面,诊桌前,坐诊的张海医生正在给一位中年患者李某诊治,一边询问李某的病情,一边给他进行体格检查,他们之间的沟通自然和谐,完全不像是医生与患者,反而像相识多年的老朋友。通过旁听,我们知道李某平常一有不适,就来找张海,每次都能解决他的问题,对张海非常信任。这次是因为背痛实在忍不了,又来找张海。张海凭借娴熟的手法为他进行了拉伸,几组拉伸下来,李某直呼神奇,脖子马上灵活起来。

张海告诉记者:“几年来,收获患者赠送的锦旗有二十来面,由于墙上空间有限,挂不下那么多,有些就收掉了,除了锦旗还有五封感谢信。”

找张海看病的患者有一半以上是通过之前治好的患者口口相传介绍过来的,他们中还有很多人是在外省的,从亲戚朋友那听说张海的医术后,特意从省外赶来的。

心系患者,轻伤不下火线

02

记者在诊室等候的时间,接连来了几个患者,都是颈椎有问题。张海说他们大多是因为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颈椎移位造成的。

张海一一给他们进行拉伸复位。一边拉伸,一边跟患者解释,最近手有点受伤,力道上面会稍微欠一点。对此,患者表示可以理解,一个大妈治疗结束,临走时还不忘嘱咐张海:“谢谢你呀张医生,我现在好很多了,你自己也要注意,不要太劳累了。”

原来,由于长期的手法治疗,张海左手大拇指落下病根,工作量一大,会隐隐作痛,同事、朋友都劝他休息下,去看看。但他总是说:要治疗的患者很多,脱不开身,现在还能坚持,等空点再去。

细心钻研,开辟独特疗法

03

平日里,张海非常喜欢研读医书,在办公室只要一有空,就会从抽屉里拿出准备好的书籍研读。据熟悉他的同事介绍,张海家里的书柜,被各类医疗书籍塞得满满的。每当夜深人静,家人都休息的时候,他的学习时间才真正开始。他说,白天忙,只有这个时间才是他可以自由支配的。

为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和丰富治疗手段,他非常珍惜外出学习的机会,师从多位名师(如南京新中医研究院王自平教授、软组织外科鼻祖宣蛰人、北京针刀研究院朱汉章教授,台湾正骨专家谢庆良教授、广东正骨专家龙层花教授、运动拉伸名家苗振、医院博士后符仲华、中科院院士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培训班等)。并善于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充分结合,兼容并蓄,诊法合参,最终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疗法。

因病施治,严格要求自己

04

张海说,日常生活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经常会有,但十余年的专科经历告诉自己,这样行不通。就拿颈椎病来说,发病人群广,几乎没有年龄界限,从10岁到90岁不等,不分男女老少,症状“千奇百怪”。如时常落枕的、头晕头痛的,记忆力减退的,一年四季“中暑”的,四肢疼痛麻木的、颈肩顽固性疼痛的,颈肩常年冰凉的,吞咽困难的,不明原因心慌胸闷等等,都有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所以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症状,进行辩证论治,开展个性化治疗。

日常诊疗中他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给自己列出八条诊疗规定。专业知识百姓化(自己说的患者都能听懂);多听患者倾诉和陈述,多了解病史和治疗史;详细体格检查,力求做到诊治精准;多为患者考虑,包括治疗方案的选择、费用的节省、思想的开导等;方法总比问题多,诊法合参,多总结治疗方法,力求做到有的放矢;建立回访习惯和有效沟通平台;强化分诊意识,专科专病,为患者推荐更适合的医生,尽可能做到让患者最多跑一次;相互信任,让病友树立自我康复意识,为病友提供指导性的康复知识和康复手段。

张海简介

主治医生硕士研究生

从事疼痛临床工作十余年,师从北京,上海,南京,台湾等多位名医。对颈椎病,肩周炎,腰痛,坐骨神经痛,网球肘,腱鞘炎,跟腱炎,劳损性、退化性四肢关节痛,脊柱关节功能紊乱性疼痛,脑中风后遗症及各类非开放性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疼痛的诊疗有独到见解。擅长使用独具特色的微创治疗技术,肌筋膜释放技术及柔性正骨技术治疗多种急慢性疼痛。多数疾病一经诊治现场即可见效!地点:门诊一楼颈肩腰腿痛门诊(疼痛科)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正骨阳光地带断指(肢)再植绿洲

急救

预约挂号:

健康教育科:

外联医保办:

↓↓↓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nmg.com/ways/13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