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的王阿姨从一年多前起就感到胳膊肘疼痛,有时连拎点东西、绞个毛巾都非常困难。医院进行多项检查,CT、核磁共振、吃中药、打封闭针......多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都试过了,可是疼痛未见好转,依旧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
01
微创切口
近日,医院的骨二科主任徐宏宇医师定期在甘霖镇中心卫生院坐诊、手术,她便前来就诊。经检查,X片提示肘关节无骨性异常,核磁共振显示肘关节有少量积液,局部肌腱水肿,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徐宏宇主任考虑患者为顽固性网球肘,决定完善检查后行肘关节镜手术。术中见桡侧伸腕短肌及关节囊部分撕裂,为其清理关节腔增生滑膜组织,松解桡侧腕短伸肌肌腱。手术仅在肘部留下了微小的切口,术后3天康复出院。她的肘部疼痛明显缓解,对疗效非常满意。
02
这些职业和习惯易患上网球肘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其发病主要与草地网球运动及乒乓球反手抽拍动作有关,故称之为“网球肘”,这是一种常见的骨骼肌肉劳损性疾病,常见发病人群在厨师、羽毛球、乒乓球、棒球运动员、鼠标族等职业生活习惯。导致局部肌腱的反复牵拉,疲劳、炎症、断裂等情况。
顽固性“网球肘”主要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反复疼痛,做握拳、拧毛巾等基础动作时,肱骨外上髁或肱桡关节间隙有明显疼痛,不能顺利完成上述动作。有研究表明这种疼痛几乎出现于所有“网球肘”患者,疼痛可放射至上肢,且通常伴随手腕部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03
伤口微小,镜下技术具有独特优势
对于网球肘,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绝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理疗、冷敷、内外用药物结合肌力训练、封闭治疗而达到缓解,也有部分患者经上述处理后,仍然疼痛得影响生活、工作,就必须行手术治疗解除痛苦。传统的方法是局部开放切口,予以松解指总伸肌腱和桡侧腕长腕短伸肌腱,但创伤大,局部肌肉肌腱损伤范围广,握力难以恢复。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肘关节镜已经运用于顽固性网球肘的治疗。徐宏宇主任介绍,镜下技术具有极大的优势:首先,镜下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观察关节内病变,清晰地显示责任肌腱并对其进行精准清理,保留指总伸肌腱和桡侧腕长伸肌肌腱,对肘关节功能影响小,故能早期恢复工作及腕关节的握力。其次,肘关节镜手术创伤小,仅需要3~4个5毫米的小切口就可以完成手术,对周围组织干扰小,保留了大部分功能组织,且其平均3周以内即可重新恢复活动,而传统开放性手术至少需要6周以上。最后,顽固性网球肘由于长期的非正常受力,往往伴关节内滑膜不同的病变,也可同时在镜下处理,提高了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