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痹”也叫“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双膝风湿性关节炎”。是由骨关节退行性变化引起,主要症状是行走不便,伸屈不利,关节疼痛,下蹲困难,或因突然活动刺激,并常伴有腿软的现象。膝关节伸直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疼痛,并且在膝关节的伸屈过程中,往往发出捻发响声。另外,严重者甚至可有肌肉萎缩,并可出现关节积液。但患者膝部一般都无肿胀现象。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除了坚持治疗,对于患膝关节炎的中老年朋友们来说,了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辩证及日常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类型:肝肾亏虚型、瘀血闭阻型、风寒湿痹型、风湿热痹型。我们知道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日常护理也是如此。不同类型的膝关节炎有不同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一、肝肾亏虚型
中医辩证:关节酸痛反复发作,无力,关节变形,或有膝内翻或筋骨外移,伴有头晕,耳鸣,腰酸,舌质淡,苔白,脉弦细。
日常护理:
(1)卧床休息。
(2)关节,腰部酸痛按医嘱予理疗,如干扰电,频谱照射,缓解疼痛。
(3)头晕,耳鸣明显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对症处理。
二、瘀血痹阻型
中医辩证:关节刺痛,痛有定处,劳累加剧,面色苍白,喜暖怕冷,四肢乏力,食少便溏,舌有紫斑瘀点,苔白,脉细涩。
日常护理:
(1)卧床休息,不宜下地行走。
(2)如有便溏情况,饮食忌生冷,肥腻之品。
(3)膝关节注意保暖,戴护膝,保护膝部,避免剧烈活动,不宜劳累。
(4)膝部予艾灸,热敷或蜡疗,可温通经络,祛寒止痛。
三、风寒湿痹型
中医辩证:膝部肿胀,膝关节内有积液,膝部酸重,活动不便,疼痛缠绵,阴雨寒湿天气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濡缓。
日常护理:
(1)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软枕抬高。
(2)注意保暖,尤其阴雨天气,戴护膝保护,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3)可以予祛风散寒的中药外洗患处,加强热疗、热敷。
四、风湿热痹型
中医辩证:膝痛,红肿,觉热感,得冷则舒,得温则痛,痛部可进,关节不能活动,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日常护理:
(1)卧床休息,患肢制动,软枕抬高。
(2)局部予冷敷,减轻疼痛,保护膝关节功能。
王晓光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骨病临床工作30余年,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及丰富的骨病临床经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理事,医院骨伤科进修。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病、肩周炎、网球肘、足跟痛,关节脱位、筋膜炎、骨折等,尤其对各类风湿、痛风性骨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等骨关节病治疗效果显著。
出诊时间:周一、二、四、五、六全天
温馨提醒:近日,气温不断走低,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以防疼痛加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