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为常见的关节炎有3种:退行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1、退行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关节韧带附着处骨质增生后形成骨赘,从崦引起关节疼痛、僵硬、畸形和功能障碍。
2、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病的关节部病理改变,其特征是急性、游走性、不对称性多关节炎表现。关节呈红、肿、热及触痛,或有运动受取,常累及大关节,特别是膝、肘、腕及踝关节等,一般2~4周内症状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病。
3、尖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寒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表现为以关节腔滑膜的慢性炎症为特点的对称性、多发性反复发作型关节炎。受累关节常为手足小关节及脊柱,晚期多数导致关节破坏,强直和畸型。此外还伴有低热、贫血、体重减轻及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一)治法
(1)均按高血压常规灸法灸治(见高血压栏)。
(2)四肢关节炎较重者,增加以下3日穴作循环灸。
9天
肾俞(双穴)
太溪(双穴)
各灸30分钟
各灸25分钟
10天
大杼(双穴)
飞扬(双穴)
各灸25分钟
各灸30分钟
11天
胆俞(双穴)
阳辅(双穴)
各灸25分钟
各灸25分钟
(3)四肢关节肿大,疼痛明显的,可先灸患处,每处灸25分钟,每日择灸4~6处;灸1~2次,肿痛好转后再按常规灸治,也可按常规灸治的同时,酌灸患处。
(4)类风湿脊性强直的患者,可由脊柱高位至低位用两个灸筒并在一起施灸。比如,今日灸第1~4椎,明日则灸第5~8椎,灸至尾骨,再从头循环灸。灸脊柱的同时,应配灸下肢穴,可每日随意配灸高血压常规灸法中的两个下肢穴。
(二)临床体会
关节炎,无论仅有关节痛症状或已伴有关节变形及关节腔积液,温灸均有良好治疗作用;关节炎、高血压、半身不遂,虽为不同的疾患,但使用的灸穴灸法相同并均可取效。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普及中医知识,如有需要谨遵医嘱。
⊙小编,欢迎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