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气越来越暖和了
很多朋友都会去公园里走走或去爬山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
走路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膝盖不是很舒服
膝关节是腿最容易损伤的部位
也是最容易衰退的关节
保护好膝关节,便是向“抗衰老”迈进了一大步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小贴士
膝关节是我们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关节,默默支撑着人体大半个身体的重量,因此不可避免会受到磨损,也更容易出现病痛。
据统计,60岁以后,男性中高达60%-70%的人都患有骨关节炎,女性患病比例更高。
而膝关节的病根,其实在年轻时就已种下,因此护膝越早越好。
(图片来自生命时报)测测你的膝关节是否健康?
①膝关节检测
两腿间距与肩同宽做下蹲,膝关节不能超过脚尖。如果不能轻松完成,则膝关节可能已经出了问题。
②30秒钟坐起测试
坐在普通的椅子上,快速站起坐起,看在30秒内能做多少下。
③上下楼梯时关节的感受
膝关节炎在逐渐加重的过程中,先是下楼梯疼,然后是上楼梯也疼,最后是走平路疼,最终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会感觉腿疼。您如果开始出现了下楼梯时关节疼,就一定要注意了。
④2小时疼痛原则
如果活动锻炼后,膝关节疼痛时间超过2小时,就意味着今天你活动量过大,应该及时减量,避免膝盖过度磨损。
这些原因会造成膝关节出现疼痛
①膝关节老化变形
上了年纪后,膝关节的老化导致关节间的软组织和半月板磨损严重,因此产生疼痛。普遍发生在40岁往后的人群。
②膝关节组织损伤
体重过重的人长时间跑步、健身时不正确的深蹲、爬山等过度损害膝关节的运动、初学瑜伽的人强迫自己做类似盘全莲花的体式或非正位的体式等,都会导致半月板或韧带组织的损伤,进而引发疼痛。
③膝关节发炎、受寒
炎症或受寒导致膝关节变形引发疼痛,比如风湿性关节炎。
这些人群容易出现膝盖疼痛
①长时间站立及肥胖人群
行走长时间站立时,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1倍~2倍,上下坡或上下楼梯时是3倍~4倍,跑步是4倍,蹲和跪是8倍。
②缺乏运动的人、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
膝关节附近的肌肉对膝关节有很重要的作用,缺乏运动的人群和肌肉含量较少的中老年女性,很容易出现膝盖疼痛。
③运动过度的人
对于经常做大强度对抗性运动的人来说,对膝盖的冲击和负担比较严重,关节软骨的磨损也会加快。
④O型腿X型腿的人
腿型不正也会给膝盖造成额外的压力,膝盖的负担加重,就容易产生疼痛。
如何保护膝关节?
1
靠墙静蹲
背部贴墙,双腿弯曲,身体与腿部呈90度(如果疼痛,需要在无痛的下蹲角度做该动作);
双脚对齐,打开与髋同宽且平行,保持膝盖位于脚踝正上方;
小腿与地面垂直,膝盖不能内扣;
蹲时如果感觉腿部发酸,可以站起来休息一会儿,再接着重复几次。
注意:如果有明显疼痛,可以尝试先用泡沫轴放松大腿前群肌肉,必须保障在无痛的情况进行所有的肌肉训练。
如果有泡沫轴,可以加入这个放松的动作,能够有效缓解一部分膝关节疼痛。
2
臀桥
仰卧、屈髋屈膝、足跟抬起放在床上;
缓慢控制向上抬高臀部,保持2秒~3秒
每组10次~20次,做2组~3组。
3
前向箭步蹲
双脚站立与肩同宽,左脚向前迈一步,双腿屈膝;
左膝不要超过左脚尖,右膝不接触地面;
左脚回收,回到起始位置。两侧各做10次~15次。
注意:两脚的距离要适当,身体重心始终在中间。髋关节、膝盖和脚后跟始终在一个平面。
4
后向箭步蹲
双脚站立与肩同宽,左脚向后迈一步,双腿屈膝;
右膝不要超过右脚尖,左膝不接触地面;
左脚回收,回到起始位置。
两侧各做10次~15次。
医院
医院
专注于颈椎病、颈肩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肩周炎、网球肘、跟痛症、股骨头坏死、各类型关节炎等病的治疗,创新开展多元微创治疗,如:小针刀、拨针刀、巨钩针、火针、微创射频治疗、椎间孔镜等。
秉承我院“能保守不微创,能微创不手术”的医疗方针,开展纯绿色物理疗法。坚持“以人为本,医养结合”的发展思路,以“医院是我家,病人是亲人,态度是良药,质量是生命”为服务宗旨,重视治疗,亦重视养护,提倡“三分治、七分养”的长远健康理念,为广大骨病患者提供强大的医疗保障体系。
就诊提示
广大患者朋友: 为给您提供更加安全的就诊环境,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感染,请选择网上预约挂号,预约专属到院时段,错峰就诊。候诊时尽量分散就坐,就诊时请严格遵守“一医一患一诊室”要求。
我院无发热门诊,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院已从各个环节加强防控措施,全院均定时规范消毒,可放心就诊!预约专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