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祛湿,标本兼治
现代人,湿重的很多。中医学认为“湿气通于脾”,在正常情况下,脾能够把人体内的水液和湿气布散到全身,发挥滋润、濡养的作用。但是如果湿气过重,超出了脾能够负担的限度,就会使水液在体内停滞,而且,这些停滞的水液还会反过来影响脾的功能。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水肿等病变。故《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因此,夏季想要除湿,一定不能忘了健脾!而茯苓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其味甘、淡而性平,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与其他祛湿药不同,茯苓的利水渗湿功效,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因此,祛湿用茯苓,既能渗湿以治“标”,还能健脾治其“本”,标本兼治,祛湿效果怎么能不好呢?讲到这,很多人可能会问起薏米。没错,薏米也是祛湿要药,但是,您要知道,薏米是非常寒凉的,是不能久服的,张仲景都是用它来当药,使用时也多配合麻黄附子这样的辛热的药。而茯苓则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相较而言,茯苓更适宜日常食用。茯苓怎么吃最好
1
山药茯苓芡实粥-宜久服
茯苓吃法多样,最简单的当属熬粥。一个好的方子,尤其是一个长期食用的方子,它的性质必须平和而不伤脾胃,山药茯苓芡实粥就是如此。粥方中茯苓能“泄湿”,山药能“补脾”,二者合用,山药因为茯苓补益作用更强,茯苓因为山药祛湿力度更大。同时,粥中的芡实更擅长“收涩”,在去除湿气的同时,可将饮食水谷中的精微之物收涩于人体内,促进营养吸收,以防流失。因此,此粥方更适合夏季长期食用。2
红枣茯苓粥-滋润皮肤
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面色红润;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红枣茯苓粥:大红枣20枚,茯苓30克,粳米克。红枣洗净去核,茯苓捣碎,与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可滋润皮肤,增加弹性光泽。3
茯苓糕-健脾安神
茯苓糕是用茯苓粉和面粉做成的糕点,中间夹有核桃、芝麻等干果。中医认为面粉健脾益气,茯苓健脾安神,二者合用、蒸制成糕补益效果更强。做法:取面粉g、茯苓粉15g、发酵粉3g、泡打粉3g、白糖20g、各种干果适量、清水g。将面粉、茯苓粉、泡打粉、糖混合后过筛。发酵粉和清水混合后静置10分钟左右,倒入,搅拌成比较稠的面糊。把面糊放于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取一个大点的容器,底部及四周抹油,将发酵好的面糊倒入,上面撒些干果,蒸锅里水开了以后蒸25分钟即可。4
温中健胃饼-温胃健脾
温中健胃饼对脾胃虚寒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此类人常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食后加重,或呕吐清涎,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温中健胃饼:山药、白术、茯苓各60克,干姜30克,陈皮15克,共为细末,加胡椒面3克,混匀,与面粉0克一起加水和面,做成饼干样的小饼,置烘箱内烘熟。5
五白糕-去黄褐斑
五白糕对有如下表现的黄褐斑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皮损为灰黑色斑片,状如蝴蝶,对称分布于鼻翼、前额、口周,边缘模糊,自边缘向中央逐渐加深,伴短气乏力,腹胀纳差,或素有痰饮内停,舌质淡,舌苔腻,脉弦滑。五白糕:白扁豆50克,白莲子50克,白茯苓50克,白菊花15克,白山药50克,面粉克,白糖克。将前5味洗净,烘干,磨成细面,与面粉调匀,加水和面,或加鲜酵母令其发酵,发好后揉入白糖,上笼武火蒸30分钟,出笼后切成块状。6
茯苓芝麻饼-缓解贫血
小儿常因脾胃虚弱而出现贫血,证见:面色?白,食欲不振,困倦嗜卧,四肢乏力,或见腹泻,唇舌色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有上述症状的小儿,不妨试试茯苓芝麻饼。茯苓芝麻饼:茯苓克,粳米克,黑芝麻克,白糖适量。将茯苓、粳米碾成细粉;黑芝麻炒熟,打碎。加水将以上诸品加白糖调成稠糊状,以文火烙成薄饼。7
茯苓包子-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面色白或萎黄,高度水肿,腹部膨胀,腰部酸痛,食欲不佳,大便溏,小便少,舌质淡而胖大,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沉缓。茯苓包子:将50克茯苓去净皮,用水润透,蒸软切片,每次加水约25毫升,加热煎煮取汁3次,合并药汁再滤净,将滤出的茯苓汁晾晾后和面,再蒸制成包子即可。注意,茯苓虽好但是孕妇慎用!因为,茯苓利水渗湿,它是下行的,容易引起滑胎。除此之外,糖尿病人和更年期的人也应尽量少用,但如果非用不可的话,最好配合甘寒养阴的药材使用,如熟地黄、枸杞子、甘草,这些都有滋补津液的作用,配合使用就会达到补肾阴的效果。-摘自养生中国01、就诊时必须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查看绍兴健康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02、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
5月7日星期四坐诊医生信息表吴厚翔副主任中医师上午王碧霞中医世家上午郑水祥中医师全天冯林主治中医师全天沈行仪主治中医师上午赵樟伟主治中医师下午史小洪针灸推拿师下午唐润莲副主任中医师全天
吴厚翔副主任中医师
中医药大学毕业,兼家学渊源,从医四十余年,擅长诊治内科各种疑难病症,尤对消化道疾病研究较深,肝胆脾胃病症疗效显著,率先开展中医治疗肿瘤的研究,对于手术后和化疗后的肿瘤调理,效果肯定而可靠。
获绍兴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嵊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嵊州市首批学科带头人,中医院首批名中医,长期担任中医内科主任、门诊部主任、省市级中医学会理事。
◆坐诊时间:周四上午
王碧霞基层名中医
三界大王塘岙王忠清外科第五代直系传人,师承祖父王春风、父亲王士汉,深得祖传外科治疗秘方,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创新发展了塘岙外科,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
擅长诊治:
▲手术治疗痔疮、肛瘘、肛裂、体表肿块、包茎、腋臭等;
▲治疗痈、疽、疖、肿等疾病;
▲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慢性关节炎;
▲乳房肿块、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坐诊时间:二、三下午、四上午
郑水祥中医师妇科专家
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祖训。从医40余载,临床经验极其丰富,在嵊州、上虞、绍兴及周边县市有较高的知名度。
擅长运用传统中医中药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对中医妇科深有研究,对各类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宫颈糜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白带异常及不育不孕的治疗,有独到疗效。
◆坐诊时间:周四、六全天
赵樟伟主治中医师
从事医疗工作四十余年,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慢性肝病、肝硬化、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肾病及肝肾综合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坐诊时间:周四下午
史小洪针灸推拿师
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曾师从于资深针灸专家魏延龄。从事针灸、推拿工作近三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带状疱疹(蛇缠)、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网球肘、软组织扭伤等治疗有明显效果。指导中风病人早期康复治疗有丰富经验。
特色治疗:用浮针治疗肩周炎、网球肘等诸痛症,疗效确切。
◆坐诊时间:周四下午、周日全天
沈行仪主治中医师
从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运用中医经典古方、验方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如:
▲中风后遗症;
▲面瘫;
▲脾胃疾病、肾阳虚衰、肾阴不足、肝气不舒;
▲月经不调、痛经等诸疾。
◆坐诊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
冯林主治中医师
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医院校进修学习,深得河南多位名老中医真传。行医近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院长职务,退休后曾在杭州、南京、宁波等地坐诊。治病务求实效,博采众长,疗效理想。
擅长主治:
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咳嗽、气喘、痰症、呼吸困难等;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腹泻、便秘、胆囊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泌尿系统疾病:肾炎、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统结石等;
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头晕、失眠、健忘、头晕脑胀等病症;
男科:阳痿、早泄,性欲低下、前列腺肥大以及炎症等;
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妇科炎症、不孕、产前及产后调理;
疼痛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风湿及类风湿、痛风等。
◆坐诊时间:一四五六日全天,二下午
唐润莲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师从国家级名中医·荣远明·教授,广西名族医药学会会员,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对苗、壮、瑶、侗等少数民族医学理论深有研究,治疗上善用“温阳补气,禁戒寒凉”的学术思想(扁鹊)。发表过多篇省部级论文,带领团队获多项省级优秀。
擅长治疗:
◆心脑血管:眩晕、脑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
◆呼吸系统: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久治不愈的咳嗽
◆消化系统:胃肠道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腹泻、便秘
◆妇科:乳腺病、子宫肌瘤、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等
◆坐诊时间:长期坐诊
?门诊挂号、-
?吾悦大药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