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刃针作用大
疼痛疾病都怕它
颈肩腰痛显神威
针到病止人人夸
张女士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因工作原因经常使用电脑伏案填写报表。近半年来,她经常出现头痛、头胀症状,特别是加班加点工作时更为严重。一天下来,头上像戴了顶大帽子重重的压着整个头顶,更为严重时感觉两个太阳穴和前额部位像紧箍咒一样胀疼不适,有时脖子和肩膀也酸痛难受。由于每次疼痛还能忍受,所以一直没有在意,医院检查。
近几月以来,因家中老人生病需要照料,张女士整日忙于照顾老人生活起居,一天忙下来就明显感觉头顶及太阳穴处隐隐作痛,用手按压后酸痛感明显,脑子也没有以前灵活了,动不动就想发火,睡眠质量明显变差。更让她感到不安的是,一侧上肢出现麻木发凉的情况,起初通过大幅度的活动手臂,手麻症状可以缓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主动活动的动作已经没有效果了,着急的张女士四处寻医问药。
经朋友介绍,张女士来到医院康复二科找到了李晓医生。李晓在系统为张女士进行了面部、颈椎部位、肩周部位的检查后,初步诊断张女士的病症是源于颈部斜角肌群,医学上称之为斜角肌综合征。决定为其进行毫刃针针刺治疗,主要是利用运动解剖、功能解剖、姿势评估等现代化的康复评估体系精准定位治疗点,依据患者症状、体征选择治疗需要治疗的层次,运用毫刃针独特的寸刺手法直达病灶并消除病灶。恢复患者失衡的力学平衡关系,使肌体肌肉和筋膜组织重新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
经过一次治疗后,张女士立马觉得症状明显减轻,一侧上肢麻木发凉症状基本消失,肩背部的酸痛也大为好转。为巩固治疗效果,李晓又为张女士治疗了3次,经过这一疗程的治疗后,她的头痛如裹的症状也基本痊愈。张女士在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的同时也大为惊叹,小小的毫针竟然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晓医生介绍,斜角肌综合征不同于颈椎病,虽然两者有相似的症状和体征但病因截然不同,如果不加以区别很容易延误病情,影响治疗效果。斜角肌综合征多因平时不良的肢体姿势引起斜角肌水肿、增生、痉挛并上提第一肋骨,从而导致斜角肌间隙狭窄的情况发生,影响到从斜角肌间隙中穿行的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引起患者手麻及发凉等临床症状。
毫刃针针刺疗法
毫刃针针刺疗法是将软组织外科学、肌筋膜链原理、运动功能解剖学、关节代偿理论、肌肉功能理论等学科理论跨界整合,既要注重局部的检查也应有全面的思路,将中医的整体观和西医的微观相结合,既考虑疾病的局部也考虑其可能的外部影响因素,既考虑肌腱的起止点也考虑肌肉的运动点、激痛点等问题。该疗法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微创、适应症广等优势特点。对大多数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毫刃针针刺疗法进针采用特殊的操作手法,与传统针灸治疗相对痛苦小、创伤小,时间短等特点,更容易让患者接受。一般治疗3-5次为一疗程,每次治疗时间10-15分钟。每次治疗时间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间隔1-2天。
诊疗范围
刃针疗法的诊疗范围很广,主要对头晕头痛、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腕管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膝关节炎、跟骨刺、手指腱鞘炎等疾病都有独特的疗效。
李晓简介
李晓
康复二科主治医师
山东省疼痛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
淄博市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淄博市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淄博市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运动毫刃针、滞动针、筋膜针等中医针刺治疗技术治疗急慢性软组织疼痛。主要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腕管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手指腱鞘炎等慢性软组织损伤。
温馨提示
有疫区或境外居住、接触史或与确诊病人密切接触史者、发热病人请直接到发热门诊就诊,发热门诊位于门诊楼西门北侧自行车棚平房处。
乘车路线:市内公交:2、51、58、76、89、96、、、、、、、、、路医院(原市八院)下车即到(自火车站往北米路东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