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灸法,五种配穴法

艾条灸法是指用纸包裹艾绒卷成圆柱形艾条来施灸的艾灸方法,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称为悬起灸。若将点燃的艾条隔布或隔绵纸数层实按在穴位上,使热气透入皮肉,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称为实按灸。

艾条灸法已发展成纯艾条灸、药物艾条灸、隔物灸(药、布等)和无烟艾条灸等。

1什么是温和灸?

温和灸施灸时将灸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肢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温和灸有温通经脉、散寒祛邪的功效,多用于灸治慢性病症.

2什么是回旋灸?

回旋灸在施灸时,将点燃一端的艾条,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约距离皮肤2~3厘米的高度),但并不固定,在是在3~5厘米直径的范围内,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一次灸15~30分钟左右,以局部出现温热潮红为度。回旋灸主要适用于病变面积较大的风湿痹痛、软组织损伤及皮肤病等。

3什么是雀啄灸?

雀啄灸在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象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一起一落,忽近忽远地施灸,温度达灼痛时将火焰调到只有热感而无刺痛感的距离,待灼痛停止后再将火焰移近至灼痛距离,在灼痛出现以后再离开,如此反复操作约15~20分钟。因本法施灸时热力较强,故应注意避免烫伤皮肤。雀啄灸多用于治疗急性病、昏厥及小儿疾患。

4什么是艾条隔物灸法?

艾条隔物悬灸法指将艾条点燃后在覆盖某种隔物的穴位进行悬起灸的一种灸疗。此类隔物可采用艾炷间接灸的隔物,这在前面已作了介绍;也有艾条悬灸用的特殊隔物。一般而言,艾条隔物悬灸与艾炷隔物灸的操作方法与作用机制,基本类似。即具有温热剌激和药物透入的双重效果。但因艾条悬灸时,其移动范围较大,火力较艾炷灸为弱,因此,隔物面积要求大一些,隔物的透热作用强一些。

隔物上,可以用和艾炷隔物灸一样,如隔姜灸,隔蒜灸及隔葱白灸等。

5什么是隔布灸?

隔布灸法,古代主要用于艾条灸法,如清代《陈修园医学丛书》载:“将针(指艾条)悬起,离布寸半许,药气自能隔布透入……”。而隔布灸的布,则多用浸过生理盐水或药液(药液均据病证配制而成)的布。此法取材容易,且因能保持灸疗热力均匀、持久,在一定程度上可促使药物透皮进入人体,达到双重的治疗效果。

6什么是隔膏药灸?

隔膏药灸法是一种艾条隔物悬灸法。它是将含有某些中药的软膏或膏药作为隔物,以艾条进行间接灸疗。

7什么是隔药液灸?

隔药液灸是采用局部穴区涂上药液后再用艾条灸灼的方法,可以达到艾灸的温热剌激与药物透皮吸收的双重治疗作用。

8什么是隔药糊灸?

隔药糊灸是从古代隔药末灸发展而来。它主要指把药物研末再用某些汁液调制成糊状物,并以此糊状物作为艾条间接灸的隔物。

配穴法就是在标本兼治的基本配穴原则指导下进行的:

1、单一病症或有明显的病灶反应点的病症:主要选择阿是穴(也就是病灶的位置或对应的反应点),如局部的疼痛、局部的皮炎或湿疹、网球肘、关节炎等。

2、判断是否全身性疾病:如果是全身性的疾病,一般都会和提高机能的穴位搭配,如:大椎、曲池、气海、关元、足三里等,若和血液有关的疾病还需要加灸膈腧、血海等,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如荨麻疹,除了灸治疹子发作明显的局部阿是穴,还要配合大椎、曲池、膈腧、气海、关元、血海,足三里等穴位。

3、判断是不是慢性病:慢性疾病由于病程较长,往往会造成身体元气受损,脏腑失调,所以往往加灸扶阳保元的关元和调理脏腑的足三里。

4、判断是不是跟脏腑有关的疾病:如果和脏腑有关,除了在相应脏腑的附近取穴,再搭配背上的相应俞穴,另外配合下肢的足三里。如胃炎,可以选取附近的上脘、中脘或下脘(根据病症反应的位置选取),再配上背后的胃俞穴,然后加上足三里。同样如果是肝病,就可以选择肝部附近的期门,加背上的肝腧,配合下肢的足三里。

5、经验穴:如疝气用大墩,眼病加曲池;痔疮用孔;便秘泄泻取天枢;牙疼合谷;崩漏隐白;神经系统或下陷病症选百会等。

在用的时候第一是不是有阿是穴,第二是不是是全身性的疾病,要提高机能。第三是必须有慢性疾病。第四有没有经验穴。第五判断看它跟哪个脏腑有关系,前面配一个穴位后面一个穴位,然后再配上足三里。









































白癜风的临床表现
白癜风复发难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nmg.com/wacs/62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