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豆投稿我是如何告别重症网球肘的

暖床吐槽:

让张老师给这个栏目起个名,结果他就给起了一个“笨豆投稿”囧......请群里的朋友帮忙

张老师并捎句话:你这样的“动友投稿”目的不纯,我们是不会给你发红包哒!

我是凭借成功减肥才终于告别了网球肘顽疾,听上去这两者毫不相干,但说起来你还真别不信。

妖娆的身姿、偏离的重心以及左手翘起的兰花指就不说了,冬天穿上再冷的衣服打球,也一定要戴上护肘,否则真的好痛

与双手反拍击球相比,单反打法更易遭受网球肘侵袭,也就是俗话说的“单反毁一生”嘛!在我漫长的单反生涯中,网球肘曾始终挥之不去。明白人都告诉我,这种伤病必须彻底养好了再上球场。可球瘾发作时,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只管找个比较紧的护肘戴上冲上球场照样猛抡一气。每年也只能利用采访大满贯赛事的几次机会,让伤痛的肘子歇上两三个星期。

归根结底,网球肘的产生还是缘自错误的击球动作。否则,费德勒、瓦林卡和加斯奎特这些单反高手们,成千上万次单反强力抽击,胳膊不也没出啥大毛病。问题的症结我其实一直都很清楚——由于体重超重,第一步的启动速度又慢,常常造成跑动不到位,导致击球点在身体左侧过于靠后的位置,只能用胳膊的力量“强力扳直”,错误的杠杆作用之下,肘部能不受伤害吗?

以前打球必缠护肘,自从肉圆脸成了尖下巴之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重症网球肘了

但在我逐步减去总共15公斤的过去五年中,神奇地,我虽并未专门治疗网球肘,但其症状却随之渐渐减轻。原因也挺简单,场上移动能力提高后,可以更多地跑动到位并以较为正确的姿势击球,对肘部的损耗自然也大大减少。除此之外,随着年轻渐长,现在更多地参加双打;再加上更理解击球节奏的变化,打一打切一切,轻一拍重一拍,肘关节承受的压力也肯定不如过去单打球场上一味发力抽球那么大。

说到双打,说到移动能力的提升,最大的受益者么,当然是陈老师。作为我的双打搭档,他一直讽刺我是站着打球的典型,而他简直要忙前顾后左右兼顾地覆盖四分之三片场地。如今,我的场地覆盖面明显提升了;虽然腿比他短多了吧,也总算可以一路小碎步地打球了。有回他看着我纹路竟然被磨损的鞋底,感叹道:“到底是现在的跑动真的比过去多多了啊!”

当然啦,微博上那句“重症网球肘患者”的自我介绍,我却一直保留着,无非也只是想说明我的职业特点与兴趣爱好罢了。

说到微博,还有一件因网球肘而来的小故事。当年我曾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小孩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nmg.com/wacs/12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