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和活健康提示:骨骼健康,才能有好的生活质量!拒绝骨骼亚健康关键是合理的运动和锻炼!一旦得了骨骼方面的病变也不要慌张,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定能得到有效缓解或治愈的!
-----------------以下正文-------------
随着生活、工作方式和环境的改变,骨病成为了不分年龄阶段、不分男女的一种普遍疾病,或轻或重地在困扰着我们的生活,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聊一聊此话题。
一、骨病症状1、痛痛:多伴有活动受限,见于急性期;胀痛,常见于肌肉丰厚处;酸痛,多出现在关节。2、胀:胀和胀痛,常出现在肌肉丰厚处;酸胀常出现在肌肉和关节。3、凉:怕冷、怕风吹,夏天不敢穿裙子,不敢吹电扇,空调。冬天穿的比别人多、厚。4、麻木:蚁行感;麻酥酥,放电感;重者,发木,无感觉,按之无反应。5、酸:多为酸痛、酸胀,也可单独出现,多见于关节,肌肉。6、痉挛:肌肉发紧,发硬,没有硬结。7、挛缩:肌肉隆起,高出周围或对称部位,发硬,有的成硬结,即筋疙瘩。如:臀部,因臀大肌隆起、挛缩,周围皮下肌肉变薄,髂骨很容易摸到,患者多认为是摸到了筋。筋和骨的区别是:用手拨动时,筋能动,骨不能动。痉挛轻,挛缩重。痉挛的进一步发展是挛缩。8、侧弯:出现在腰椎,一侧肌肉挛缩,一侧正常。9、活动受限:是机体自我保护,多与肌肉痉挛、挛缩,痛有关,各期均有出现,只是程度不同。
二、骨病分期1、急性期:症状以痛为主,伴有活动受限,不能动或一动就痛不可忍。2、亚急性期:症状多为痛或胀痛,伴有活动受限,行动困难。3、慢性期:症状多为钝痛或胀,麻、酸、凉。痉挛和挛缩:在上述三期都可出现。
三、骨病影像学表现1、腰椎: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骨质增生,椎体滑脱,椎管狭窄,椎间隙变窄,曲度变直,侧隐窝狭窄,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椎间盘钙化。2、颈椎:曲度变直,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骨质增生,椎体滑脱,椎管狭窄,椎间隙变窄,椎间孔狭窄,颈椎反弓,颈椎失稳,项韧带钙化。
四、骨病分型1、腰椎间盘突出分型①腰型:症状出现在腰椎、腰肌、背部。②腹型:腹痛,须排除内科、妇科疾病。在腰椎、骶椎棘突间、夹脊寻找反应点治疗。③骶(马尾)型:症状出现在骶部,可影响大小便。在腰椎、骶椎棘突间、夹脊寻找反应点治疗。④一侧下肢型:症状出现在右下肢或左下肢。⑤两侧下肢型:症状出现在两下肢,一侧症状轻,一侧症状重;或两下肢交替出现症状。2、颈椎病分型①颈型:症状出现在颈部。②神经根型:症状出现在后背、肩、上肢。③椎动脉型:症状出现在头部:头晕、头闷、头胀,眼干、眼涩,听力下降、耳鸣。在枕骨下缘找反应点,在反应点的下方贴药,因贴药部位没在反应点,因此,治疗时间长。应注意和神经性头痛、眼疾、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美尼尔氏综合症的鉴别。④交感型:a咽型:咽部出现有物堵得感觉,似咽炎;b胸型:胸部胸闷、心慌;c胃型:胃部不适,似胃炎,按胃炎治疗效果不理想。在颈椎棘突间和夹脊寻找反应点。⑤脊髓型:双下肢或双上肢或四肢发麻,或足底踩棉花感。在颈椎、胸椎棘突间和夹脊寻找反应点。⑥食管型:颈椎椎体前缘增生压迫食管,只有做上消化道造影时,才可明确诊断。在颈椎棘突间和夹脊寻找反应点,及颈两侧、前面肌肉寻找反应点。
五、骨病分层
分为:皮层(股外侧皮神经炎),肌层(肌筋膜炎、落枕、产后病、腱鞘炎、肩周炎、腰肌劳损、踝关节扭伤、急性腰扭伤、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跌打损伤、挫伤、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膝关节炎和增生、膝腕周围韧带损伤、网球肘、梨状肌综合征、风湿痛、肌肉痛、棘上韧带炎),骨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椎管狭窄、骨质增生、颈椎病、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