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价值
本《指南》是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最新官方指南,规定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诊断要点、辨证论治、中成药选择、外治疗法、预防调摄、治疗推荐等。
辨证论治
1.风湿痹阻证
诊断
主症:①关节疼痛、肿胀,游走不定;②关节疼痛、肿胀,时发时止。
次症:①恶风,或汗出;②头痛;③肢体沉重。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或浮。
具备主症两条;或主症一条,次症两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方剂
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推荐强度D,证据级别V);
蠲痹汤《医学心悟》(推荐强度C,证据级别Ⅳ)
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推荐强度D,证据级别V)
中药推荐
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川芎、细辛、秦艽、桂枝、青风藤、穿山龙、黄芪、海风藤、桑枝、白芍、荆芥、白芷、葛根、乌梢蛇、威灵仙、薏苡仁、茯苓、陈皮。
2.寒湿痹阻证
诊断
主症:①关节冷痛,触之不温,皮色不红;②疼痛遇寒加重,得热痛减。
次症:①关节拘急,屈伸不利;②肢冷,或畏寒喜暖;③口淡不渴。舌脉: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或腻,脉弦或紧。
具备主症两条;或主症一条,次症两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
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方剂
乌头汤《金匮要略》[17](推荐强度B,证据级别Ⅱb)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金匮要略》[18](推荐强度C,证据级别IV)
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19](推荐强度B,证据级别Ⅱb)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2](推荐强度D,证据级别V)
中药推荐
制附子,制川乌,桂枝,肉桂,麻黄,细辛,独活,黄芪,淫羊藿,姜黄,防风,鹿角胶,炮姜,五加皮,秦艽,茯苓,薏苡仁,白术,豨莶草,威灵仙,泽泻。
3.湿热痹阻证
诊断
主症:①关节肿热疼痛;②关节触之热感或自觉热感。
次症:①关节局部皮色发红;②发热;③心烦;④口渴或渴不欲饮;⑤小便黄。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厚,脉弦滑或滑数。
具备主症两条;或主症一条,次症两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
清热除湿,活血通络。
方剂
宣痹汤《温病条辨》(推荐强度B,证据级别Ⅱb);
当归拈痛汤《兰室秘藏》:(推荐强度C,证据级别IV);
二妙散《丹溪心法》(推荐强度D,证据级别V)
中药推荐
金银花,生地,丹皮,黄柏,生石膏,知母,玄参,青蒿,赤芍,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苍术,茯苓,猪苓,薏苡仁,绵萆薢,防己,滑石,车前草,桑枝,伸筋草,忍冬藤,青风藤,络石藤,黄芩,黄连,秦艽。
4.痰瘀痹阻证
诊断
主症:①关节肿痛日久不消;②关节局部肤色晦暗,或有皮下结节。
次症:①关节肌肉刺痛;②关节僵硬变形;③面色黯黧;④唇暗。
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具备主症两条;或主症一条,次症两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
化痰通络,活血行瘀。
方剂
双合汤《万病回春》(推荐强度D,证据级别V)。
中药推荐
薏苡仁、当归、丹参、鸡血藤、陈皮、骨碎补、川牛膝、皂刺、半夏、独活、胆南星、僵蚕、地龙、白芥子,桃仁、红花、莪术、全蝎、土鳖虫、鸡血藤、络石藤、白花蛇、土贝母、苍术、徐长卿、川芎
5.瘀血阻络证
诊断
主症:①关节刺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②疼痛夜甚。
次症:①肢体麻木;②关节局部色暗;③肌肤甲错或干燥无泽。
舌脉: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涩。
具备主症两条;或主症一条,次症两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剂
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23](推荐强度B,证据级别Ⅱb);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推荐强度D,证据级别V);
桃红饮《类证治裁》卷五[24](推荐强度C,证据级别Ⅳ)。
中药推荐
川芎、乌梢蛇、蜈蚣、鸡血藤、桃仁、没药、红花、丹参、当归、土鳖虫、地龙、水蛭、姜黄、全蝎、土鳖虫、穿山龙、伸筋草、蜂房、莪术、僵蚕、赤芍、三七、血竭。
6.气血两虚证
诊断
主症:①关节痠痛或隐痛,伴倦怠乏力;②面色不华。
次症:①心悸气短;②头晕;③爪甲色淡;④食少纳差。
舌脉:舌质淡,苔薄,脉细弱或沉细无力。
具备主症两条;或主症一条,次症两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
益气养血,通经活络。
方剂
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推荐强度C,文献质量Ⅳ);
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推荐强度D,证据级别V);
归脾汤《妇人良方》(推荐强度B,证据级别Ⅱb)。
中药推荐
生地,熟地,鸡血藤,当归,白芍,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黄精,
穿山龙,阿胶
7.肝肾阴虚证
诊断
主症:①关节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②腰膝酸软或腰背酸痛。
次症:①足跟痛;②眩晕耳鸣;③潮热盗汗;④尿频、夜尿多。
舌脉:舌质红,苔白或少苔,脉细数。
具备主症两条;或主症一条,次症两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
补益肝肾,蠲痹通络。
方剂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推荐强度A,证据级别Ⅰb);
三痹汤《校注妇人良方》(推荐强度A,证据级别Ⅰb);
二仙汤《妇产科学》(推荐强度D,证据级别V);
虎潜丸《丹溪心法》(推荐强度C,证据级别Ⅳ)
中药推荐
肉桂、熟地、仙茅、淫羊藿、肉苁蓉、乌梢蛇、补骨脂、牛膝、桑寄生、杜仲、续断、自然铜、骨碎补、龟板胶、乌梢蛇、鹿衔草、巴戟天、狗脊、千年健、枸杞子、制首乌、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
8.气阴两虚证
诊断
主症:①关节肿大伴气短乏力;②肌肉酸痛,口干眼涩。
次症:①自汗或盗汗;②手足心热;③形体瘦弱,肌肤无泽;④虚烦多梦。舌脉: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沉细无力或细数无力。
具备主症两条;或主症一条,次症两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治法
养阴益气、通络止痛。
方剂
四神煎《验方新编》(证据级别B,文献质量Ⅱb)。
中药推荐
黄芪、党参、白术、生地、山茱萸、太子参、白芍、山药、薏苡仁、石斛、麦冬、北沙参。
风湿科普大全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