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的皮肤病关节炎黄疸泄泻,原来

临床上有一类难治的疾病,常见的有皮肤病、关节炎、黄疸、泄泻、膀胱炎、痔疮、妇科疾病等,其病程长,病势缠绵易反复,很是让人头疼,原因何在呢?

首先,从中医的角度上说,这一类疾病的致病因素都和湿邪有关。

湿邪有重着、粘滞的特点,易损伤阳气,阻遏气血。其致病特点是病程长,病势缠绵难愈,愈后容易反复。

其次,这类疾病西医常以炎症论治,大量使用抗生素,湿热之邪虽然暂时缓解,但湿邪仍在,湿性粘滞,阻滞阳气,过不了多久,湿热又会产生,所以对于湿热所致的疾病,现代医学(西医)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疗效。

那么,这类由于湿邪导致的疾病有没有好的中医治法呢?

治疗原则

中医对此类疾病总的治疗原则是利湿升阳。临床还要根据具体疾病进行辩证论治。如热重者,配以清热解毒;湿重者,配以苦温燥湿。

此外脾喜燥恶湿,有运化水湿的功能,故治疗此类疾病还应注意补益脾胃。如皮肤湿邪为患者,调理脾肺;肝经湿热为患者,调理肝脾;下焦湿热为患者,调理脾肾。

祛湿中药举例

芳香化湿药:具有芳香化湿,辟秽除浊的作用。常用药物有藿香、佩兰、白豆蔻、苍术等。一般适用于湿邪引起的消化不良、泄泻、头晕等病症。

祛风除湿药: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常用药有独活、威灵仙、桑寄生、五加皮、白花蛇、海风藤、防己、秦艽、寻骨风等。主要用于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苦味燥湿药:具有干燥湿邪的作用。常用药有白术、苍术、厚朴、黄连、黄柏、龙胆草、茵陈蒿等。一般适用于湿阻中下焦证,如可以治疗湿邪导致的泄泻、黄疸、消化不良等。

淡渗利湿药:具有渗利水湿的作用。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滑石、车前子等。可以用于治疗水肿、膀胱炎等病症。

化湿解毒药:具有利湿止痒、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药有白鲜皮、地肤子、蔓荆子、白芷、五加皮、乌梢蛇、威灵仙、路路通、野菊花、金银花等。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妇科病等病症。

祛湿方剂举例

1、临床常用祛湿方剂举例

①藿香正气散、平胃散、参苓白术散等用于治疗湿邪所致消化不良、泄泻等病症;

②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甘露消毒丹等用来治疗黄疸病症;

③八正散、石韦散、五淋散等用来治疗湿热性膀胱炎;

④薏苡仁汤、宣痹汤、二妙散等可用于治疗关节炎;

⑤萆薢渗湿汤、健脾渗湿汤可用于治疗湿邪聚于皮下引起的皮肤病,如湿疹、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等。

2、临床祛湿偏方举例

①薏苡仁赤小豆汤:薏苡仁、赤小豆适量,提前浸泡数个小时,然后水煎服即可。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②和中化湿汤:木棉花30g,、鸡蛋花30g、槐花30g、薏苡仁30g、瘦肉g、炒扁豆10g、陈皮或砂仁12g,加水适量,水煎1小时即可服用,适用于湿热脾虚者。

③清热祛湿汤,土茯苓g、粉葛g、赤小豆50g、扁豆50g、陈皮10g,水适量,水煎服即可。用于祛湿、清热毒。

祛湿中成药举例

临床上祛湿邪的中成药大多以健脾祛湿为主,如木香顺气丸、健脾丸、归脾丸、参苓白术散。都是通过健运脾气,达到祛除湿邪的目的。

祛湿的中医其他方法举例

1、艾灸法:

根据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艾灸法是很好的祛除湿邪的方法。艾灸下面五个穴位具有良好的祛湿作用: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可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这个穴位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2、拔罐法:

中医认为,“脾为湿土,胃为燥土”,因此拔罐祛湿法重点是疏通胃经,利用阳明经的燥化功能,祛除体内的湿邪。

选穴:足三里、梁丘、伏兔、髀关、水道及中腕。

治疗时间:20分钟,隔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中医祛除湿邪来治疗湿邪所致疾病的方法很多,以上只是略举一二。

端午过后,气温骤升,湿气蒸腾,湿热交织,容易感受湿邪,滋生病菌,湿邪为患,中医药祛湿正当时。









































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nmg.com/wacs/103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