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例子。通常是指肘关节外侧肱骨外上髁的位置发生疼痛。网球、羽毛球爱好者较常见,所以取名网球肘,然而家庭主妇、砖瓦工、木工等长期反复用力做肘部活动者也易得。网球肘是由于前臂伸肌用力过度使用或有重复的压力而引起在肘部的肌肉和肌腱受伤(横向方面)。
由于肱骨外上髁是桡侧负责伸腕肌肉的附着点,所以当桡侧伸腕肌腱劳损,或伸腕肌腱附着点扭伤、肱桡滑囊炎等,就会出现不适。
病因
1、病理因素:
当手臂负责伸肘的肌肉长期反复强烈的使用,通过不断的收缩、牵拉,会使这些肌腱的附着处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或慢性积累性损伤,肌纤维产生撕裂、出血、机化、粘连,形成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发病。
2、功能因素:
以下因素导致前臂伸肌群附着点处——组织应力加大,长期积累逐渐形成损伤,出现炎症反应。
A、前臂伸肌群等的肌力及肌耐力不足
伸腕肌发力
以反复敲打键盘的动作为例。
当长时间重复上述动作,会感觉前臂负责伸腕肌肉的肌力和肌耐力不足,不能满足这种过度活动的需求,所以就使肘关节外侧的位置出现劳损。
这一点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增加前臂肌肉的肌力和肌耐力。
B、上肢肩、肘、腕的协调性下降
以某些货物整理人员为例。
他们的工作需要每天不断重复持物放下的动作,如果该动作只以手肘为支点,来回转动前臂和重复伸肘关节腕关节的活动,就会使肘关节外侧的位置出现疼痛。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增加上肢肩肘腕的协调性,也就是让肩关节负责一部分肘关节的活动,减缓肘关节外侧的压力。
C、筋膜上手臂线的臂后表线与功能线的失连续性
这里以运动爱好者为例。
就像我们听说的那样,为什么网球爱好者容易得网球肘,而专业运动员不会呢?
是因为多数运动爱好者在打网球或羽毛球反手挥拍时,只利用了上臂的功能和力量,旋转手臂和伸肘腕关节来控制球拍击球。
专业运动员却会使用身体带动手臂进行高空挥拍,这样就减轻了手臂的负担,从而减轻反复挥拍击球过程中对肘关节的应力刺激,减少损伤。
解决这个问题不难,增加手臂和整个身体的协调性和功能性就可以了。
临床表现1.肘关节外侧酸痛,肘关节外上方活动痛。2.疼痛有时向上或向下放射,感觉酸活动度不好。3.手不能用力握、壶、拧、抓物等运动,会使疼痛加剧。
4.前臂肌肉相对比较紧张、僵硬等。
5.前臂肌肉痛点较多、较明显。
如何确定是否得了网球肘?1、触诊:
按压肘外侧肱骨外上髁附近的位置,检查者可能会感受到组织轻度肿胀或僵硬,被检查者会出现压痛的现象。
2、Mills(密耳氏试验)试验阳性:
手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如在伸直时,肘关节外侧发生疼痛者,即为阳性。
3、伸肌抗阻力试验阳性:
患者握拳屈腕,检查者以手按压患者手背,令患者对抗阻力伸腕,如肘外侧疼痛者为阳性。
4、X线检查:
可能显示骨膜不规则,或骨膜外有少量钙化点出现。
网球肘的预防
1.技术动作规范、合理。在使用反拍以及击球的时候不可用力过猛,应用巧劲。2.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力量和柔韧性训练,增强肘部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3.在运动之前应该做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整理恢复工作,如:及时进行拉伸(静态拉伸为主)、肌内效贴等。
4.劳逸结合:在工作和生活当中要注意及时的休息,尽量避免肘部局部负荷过大,最大程度的减少劳损,预防网球肘。
「网球肘康复治疗」
从物理治疗方面看,损伤一般以疼痛表现区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两阶段。
急性期——疼痛明显影响日常生活慢性期——活动量及强度增加后出现疼痛增加
第一阶段:急性期
减轻疼痛,恢复肘腕关节活动度,增加灵活性。
1、疲劳组织要放松
仰卧位,手臂放松,患侧手背向上(前臂旋前),操作者用手指关节推压患者肘关节外侧的筋膜和其他组织,以达到放松效果。
2、辅助理疗缓疼痛
配合超声波进行治疗,可以达到消炎、镇痛的作用。
3、紧张肌群要牵拉
如图所示保持站立位,手背抵住墙壁,待前臂出现牵伸感时保持30秒。
4、活动度练习不能忘
以改善患侧肩肘腕受限为主,包括主动和被动活动度的练习。
第二阶段:慢性期
增强相关肌群的肌力肌耐力、关节灵活性,提高上肢及全身的协调性。
1、手指延伸
分开拇指和小指,将橡皮筋撑开,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重复10次,4组即可。
2、腕伸展
伸直患侧手臂,另一侧手来抓住患侧手指,在保持手臂伸直情况下,慢慢弯曲手臂,直到觉得手腕有拉伸感。保持10~15秒钟,重复5次,3组。(注意,此处是手掌向外,大拇指向下)
3、伸腕强化
负重然后手掌朝下,然后把小臂支持在膝盖上或者桌椅边沿,慢慢抬起手腕如图,并慢慢放下,来回15次,3组。
4、抓球
选择一个网球,橡胶圈,握力器等。患侧手用力挤压15次,3组。疼痛就休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