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养三伏,健康一整年,提前了解三伏天灸治未病的原理及自己的体质情况,守护人体正气,利用天时顺势而为,适时补充阳气,驱散潜藏在体内的寒邪,对温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将有着莫大的裨益。天灸不是“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相比跟风贴药,采取最适合自己的、针对性强的养生方案是这个夏天给自己和家人的最好的礼物。
年“三伏天灸”时刻表
引导贴
7月6日(星期一)
初伏贴
7月16日(星期四)
中伏贴
7月26日(星期日)
中伏加强贴
8月05日(星期三)
末伏贴
8月15日(星期六)
顺应天时,烧好“第三把火”
三伏天灸的作用原理是“冬病夏治”,利用“冬养阴,夏养阳”的养生规律,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中药穴位贴敷,以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抗衰老,调理体质,改善亚健康的目的。所谓冬病,是指像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好发于冬季、中医认为因自身阳气不足,感受风寒而发的“虚寒性疾病”。之所以要夏治,是因为三伏天为一年中最热的节气,自然界阳气充足,在治疗时机上,正是散内伏寒邪的最好节气,此时人体腠理疏松开泄,便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采用穴位敷贴温经散寒的药物,可扶助正气、祛除机体内伏寒邪,从而起到治疗冬病的作用。
中医认为,阳气充足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如果将阳气比喻为火,那么实施真正的冬病夏治必须具备三把火,分别是自然界的阳气、人体自身的阳气、心脏中医温补疗法。这三重阳气,作用于机体,可以扶阳健脾,调整阴阳,改善体质。
01
第一把火
自然界的阳气,是天禀之精华,是大自然平等赐予每个人的精粹。
02
第二把火
人体自身的阳气,与个人的先天天赋有关,也与后天饮食、生活起居等调养有关,要守护人体阳气,不可滥用寒凉药物,在日常生活不能过于贪凉喜冷,以免感受寒邪,削伐自身的阳气。
03
第三把火
中医温补疗法,是中医传统医学的精髓,除了中药内服疗法外,三伏天灸疗法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医外治法之一。除了敷贴药物外,还包括膏方、药膳、艾灸、中药治疗等手段。内外兼顾,效果更好。
天灸疗法可治疗疾病包括三大类:
1.肺系相关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喘、慢性咽炎、虚人感冒等病症;
2.痛症:颈肩腰腿痛、膝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网球肘、胃痛、痛经等慢性疼痛疾病。
3.其他类:失眠、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慢性盆腔炎、夜尿症、遗尿症。
注意事项:
1.成人一般贴药时间以2-4小时(遵医嘱);小孩时间酌减;2岁以下的婴幼儿因皮肤细嫩不宜天灸治疗。
2.天灸药物中含有较强的刺激性药物,孕妇不宜进行天灸治疗;发热者禁止贴药。
3.天灸药物具有刺激性,贴药后皮肤有轻微烧灼、刺痛感,揭开胶布后见皮肤红晕,均属于正常现象。如有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医院处理。
4.天灸期间注意饮食控制,清淡饮食,不宜嗜吃生冷,以防损伤正气,影响疗效,不宜食用“发物”,如鸭、烧鹅、牛肉、虾、蟹、海产品等。
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