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赵医生,希望为大家带来有用的科普文章。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近期我们团队治疗功能性习惯性便秘患者的案例分享。(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浮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情况,可以点击这个链接)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便秘的分类,我们把便秘大致分为4类:
1.器质性便秘:主要是指由于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直肠粘膜脱垂各种原因引起肠道器质性狭窄梗阻等引发的便秘。这类便秘需要对原发病进行检查和治疗,比如进行肠镜、直肠指检、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翻译:下水道被固定的污物堵死了,不进行疏通是没办法了!)
2.功能性便秘:主要是指由于年龄、不良生活习惯、社会与心理因素等原因引发的便秘,大部分属于此类。
3.其他因素引起的便秘:3.1系统性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
3.2药物因素:阿片类药物(中枢镇痛药物)、精神类药物(失眠抑郁焦虑患者使用的药物)、抗惊厥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物等。
总结:如果您做过胃镜、肠镜、直肠指检等检查,排除了器质性便秘,并且没有上述基础疾病,也没有服用上述特殊的药物(除了治疗便秘的药物以外),那么我们可以诊断您为功能性便秘。
案例分享
首诊:患者王女士,65岁,退休,1年前因劳累,开始表现为腹部胀满不适,饭后加重,平躺腹胀稍减轻,伴恶心无呕吐,多次服用中药治疗(经过多位医生的治疗),服药后稍好转,停药后症状同前,而后出现排便困难,努挣不出,或努挣汗出而下,或者数日无便意,需肛门坐浴放松才勉强排便,便如“算盘子”大小,或如羊屎状,色黑,大便性状难以成条。患者也因为无法排便,而不敢饮食,饮食无味,腹胀,偶有胸闷,患病日久,求医无效,此后感心情抑郁,不欲言语,纳呆,经他人推荐来到我科行浮针治疗。附肠镜,胃镜检查如下:
(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结、直肠粘膜正常)
患肌检查:左腹直肌(+++)、左腹斜肌(++)、右腹直肌(++++)、左内收肌(++)、右内收肌(+++),右比目鱼肌(++),左、右胫骨前肌(++)、左、右股直肌(++)等肌肉紧张僵硬。肛门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常规治疗。治疗腹直肌的视频如下:
诊断:功能性便秘
鉴别诊断:器质性便秘:如肠道肿瘤、炎性肠病等
治疗方案:针对相关患肌进行扫散及再灌注治疗。(通过扫散和再灌注动作放松相关肌肉,使得胃肠道蠕动恢复正常,肛门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功能恢复正常,大便自然就不会赖着不走了。)
医嘱: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生物钟习惯;
2.配合呼吸训练和凯格尔运动(提肛)功能锻炼,配合摩腹操;
3.加强户外身体锻炼,如散步,广场舞,八段锦等(改善全身气血循环);
4.保持心情舒畅,多与人沟通,适当宣泄情绪(心情好,肠道的传导功能自然就正常了);
4.改变饮食结构,适当增加水和富有纤维素食物的摄入,如蔬菜、麦麸、水果等;适当增加干果类富含油脂的食物摄入。
治疗结果:经过2个疗程,患者说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起床解大便,排便也不费力了,而且大便也成条,颜色是香蕉黄。也不用服用药物维持,我们在患者出院后三个月和半年的时间节点,打电话回访,大便情况良好,没有反复,患者及家属都非常满意。
(以上是和病人家属的聊天记录)
我的感想:便秘是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病,似乎大家都不是很重视,毕竟对大家的生活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长期便秘的病友来说,可以说一项不小的挑战,生活因此也丧失了不少乐趣。比如今日我们提到这位病友,她说:“只进不出,难道是貔貅吗?”
便秘患者的终极三问:
今天能解出来么?
已经三天了,怎么没有一点便意?
我今天还能吃东西吗?
方案:便秘,万般无奈选择浮针!
——本期特邀医师——
赵奇林
主治医师
赵擅长运用浮针、热敏灸、针刺推拿等方法治疗慢性膝关节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习惯性便秘、头昏眩晕、头痛、中风后遗症、网球肘、足跟痛、顽固性面瘫、腱鞘炎、失眠抑郁、心慌胸闷、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漏尿、局部麻木冷症等疾病。
浮针治疗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