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华外科杂志,,56(6):-.
颈椎病的定义及诊断原则
一、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相邻结构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血管等)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疾病。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1.颈椎椎间盘退变或椎间关节退变。
2.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
3.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4.有相应的影像学改变。
二、颈椎病的诊断原则
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方可确立颈椎病的诊断:
1.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2.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椎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性改变。
3.有相应的影像学依据,即影像学所见能够解释临床表现。
各种影像学征象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仅有影像学检查所见的颈椎退行性改变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排除其他疾患。
颈椎病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一、颈椎病的分型
根据不同组织结构受累而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可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其他型。
二、各分型的诊断标准
(一)颈型颈椎病
1.患者主诉枕部、颈部、肩部疼痛等异常感觉,可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2.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
3.除外其他颈部疾患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颈部症状。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1.具有较典型的神经根症状(手臂麻木、疼痛),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一致,体检示压颈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2.影像学检查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3.除外颈椎以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及肺尖部肿瘤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三)脊髓型颈椎病
1.临床上出现典型的颈脊髓损害的表现,以四肢运动障碍、感觉及反射异常为主。
2.影像学检查所见有明确的脊髓受压征象,并与临床症状相应。
3.除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椎管内占位、急性脊髓损伤、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空洞症、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等。
(四)其他型颈椎病
该分型涵盖既往分型中的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
1.临床表现为眩晕、视物模糊、耳鸣、手部麻木、听力障碍、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体检可出现旋颈试验阳性。
2.影像学表现:X线片可显示节段性不稳定;MR可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
3.除外眼源性、心源性、脑源性及耳源性眩晕等其他系统疾病。
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
一、合乎生理要求的生活和工作体位是防治颈椎病的基本前提,应避免高枕、长时间低头等不良习惯。
二、非手术治疗应视为颈型、神经根型以及其他型颈椎病的首选和基本疗法。
三、非手术治疗的基本疗法及应用原则
1.头颈牵引:以安全、有效为前提,强调小重量、长时间、缓慢、持续的原则。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的1/12~1/14。可在牵引下进行颈背部肌肉锻炼。
2.物理治疗:颈托制动、热疗、电疗等治疗方法,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
3.运动疗法:适度运动有利于颈椎康复,但不提倡使颈椎过度活动的高强度运动。
4.药物疗法: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及骨骼肌松弛类药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5.传统医学:可予以适度按摩,但应慎重操作。手法治疗颈椎病(特别是旋转手法)有造成脊髓损伤的风险,应谨慎应用。
参与本共识讨论和审定的专家
参与本共识讨论和审定的专家(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陈华江(医院)、陈建庭(医院)、杜俊杰(医院)、高延征(医院)、贺西京(西安交通大医院)、洪毅(中国康复医院)、李淳德(医院)、李放(医院)、李锋(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李中实(医院)、刘宝戈(首都医科医院)、刘斌(内蒙古医院)、刘波(医院)、刘海鹰(医院)、刘少喻(医院)、刘晓光(医院)、刘忠军(医院)、吕飞舟(医院)、鲁世保(医院)、马华松(解放军第三〇六医院)、马迅(医院)、马远征(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聂林(医院)、彭宝淦(医院)、任龙喜(医院)、孙常太(医院)、孙浩林(医院)、田野(医院)、王海蛟(医院)、王欢(医院)、王少波(医院)、吴德升(医院)、吴闻文(医院医院)、吴增晖(医院)、伍骥(医院)、夏虹(医院)、项良碧(医院)、闫景龙(哈尔滨医院)、袁文(医院)、藏磊(首都医科医院)、张忠民(医院)、赵杰(上海交通大医院)、朱庆三(医院)
执笔:杨子明(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李放(医院)、陈华江(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