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骨七科(骨质疏松科)是迄今为止省内唯一一家独立建制,且同时拥有门诊和病房,南北两院都有专病门诊及住院部的科室,专一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专业科室。其学科带头人是省内最早从事骨质疏松临床诊疗和研究的专业技术人才。科室从人才队伍配备、诊疗设备配置、药品引进和使用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颁布的《骨质疏松症临床诊疗指南》,并且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治疗方法与流程,旨在打造省内一流的骨质疏松学科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使骨质疏松的诊疗更加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
科室目前配备医生8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硕士和在读硕士5人,医院的临床医疗和教学科研工作。
科室诊疗设备先进,检测手段丰富,拥有(南院)意大利原装进口双能X线骨密度仪、(北院)美国原装进口HOLOGIC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仪和全省仅有的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可开展丰富的骨质疏松症实验室检查项目,能为患者提供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骨质疏松的检查和治疗。
骨七科中医特色明显
为所有中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患者提供治疗,医院骨七科医护团队成员的共同目标。您还在忍受疼痛吗?骨七科拥有治疗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中老年患者疼痛中医特色综合治疗室!主要开展的项目有:骨质疏松治疗仪、中医定向透药、隔物灸、中药涂擦等。一、骨质疏松治疗仪
原理:用磁场镇静止痛、消肿消炎的治疗作用迅速缓解患者腰背疼痛等骨质疏松临床症状。同时利用磁场的磁-电效应(非热效应)产生的感生电势和感生电流,改善骨的代谢和骨重建,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来阻止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
适应的群体有:一切骨质疏松患者,是骨质疏松非药物最主要辅助治疗(同时具有消炎镇痛及提高骨密度作用)。
二、中医定向透药
原理:采用瞬时的高电压在皮肤角质层的质脂双层打出暂时性的水通道,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有效地透过角质层快速进入人体,靶向作用病灶。
适用范围:对骨质疏松全身骨痛、骨质疏松脆性骨折、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性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均有良好效果。三、隔物灸
原理:通过对穴位的持续温灸,疏通痹阻的经络气血,振奋低下或者衰退的功能。平衡失调的阴阳,使人体消除病痛,祛风散寒、消炎止痛、舒经活络、活血利窍、恢复健康。治疗作用:对人体的风湿骨病、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功能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隔物灸通过对穴位的持续温灸,疏通。
四、中药涂擦
原理: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其剂型有本院自制制剂金黄膏、伤药膏、三花膏、清凉膏等。
治疗作用:据调制中药成份不同分别具有活血化瘀,消肿,行气止痛(伤药膏);清热解毒,风湿痹痛、痈疽痰疖、红肿热痛、无名肿毒疗效可靠(金黄膏)。配合微波治疗疗效更佳。
五、中药熏洗
原理: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乘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一般先用药汤蒸气熏,待药液温时再洗)。此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适用范围:膝骨性关节炎、双下肢肿痛、脚气等。
六、拔罐疗法
原理:中医拔罐疗法又称“角法”,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治疗作用: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排脓等功效。
七、微波疗法
原理: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在短时间内让剂量不大的微波辐射深入人体内部,消灭病菌,加快受照射部位的新陈代谢过程,增强组织修复与再生能力。治疗作用:针对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扭伤,软组织挫伤,风湿痹痛、痈疽痰疖、红肿热痛、无名肿毒及术后切口愈合疗效可靠。配合微波治疗疗效更佳。
八、穴位贴敷
原理:穴位贴敷疗法,是将药物贴附于患者体表局部或穴位上的一种操作方法,药物作用于局部皮肤或穴位使其发红、灼热,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温经散寒的作用。治疗作用:痛证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骨性关节炎等。
九、普通针刺
原理:针刺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针刺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和患者欢迎。根据传统理论,针刺疗法的目的就在于使阴阳两气保持平衡,从而促进气脉通畅。其方法是将针刺进体内纵横交叉的主要经络上的若干穴位内。治疗作用: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扶正祛邪。适应症广,适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种疾病及一切痛症。
十、电针
原理:电针疗法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以加强疗效的一种方法。治疗作用:电针可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有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尤其对于疼痛和麻痹,有较好的疗效。
十一、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
原理:将超声、电疗、热疗、灸疗、穴位治疗、负压拔罐等作用于一体,可以软化组织,增强药物渗透,促进炎症吸收,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供给、激发受损组织再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治疗作用:颈/腰椎间盘突出、臂丛神经痛、手脚麻木痹症、腰肌劳损、关节扭伤、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腿疼、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十二、中药封包治疗?
原理:将封包中有治疗作用的活化物质施于皮肤、孔窍、穴位等,在远红外线和复合磁场的共同作用下,使活化物质通过皮肤、粘膜透入体内,经经络传导,作用于治疗部位。治疗作用: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行气消胀、散寒调经等作用;适用于颈椎病、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外伤肿痛等病症的治疗与辅助治疗。
十三、骨折手法整复术
原理:手法复位是骨伤科的治疗手段,利用徒手将骨折、脱位之关节复位。骨折的手法复位有八种基本手法,分别为拔伸、旋转、折顶、回旋、端提、捺正、分骨、屈伸等;脱位的手法复位名称很多,根据脱位关节的不同而名称各异,但总的理论基础是一样的,先顺畸形方向牵拉,再运用旋转、屈伸、端提挤按等手法将脱位的骨端轻巧地送回原位,术时手法要轻柔,用力要稳缓,逐渐加大牵引力,避免因手法粗暴而引起关节囊或肌腱的撕裂及血管神经损伤,甚至骨折。治疗作用:适应四肢骨折、脱位及胸肋骨骨折。
十四、小针刀治疗
原理:小针刀是一种形如针灸针,直径0.8mm,前端平口带刃的新型医疗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K(音“缠”)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微创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疗法,它巧妙的整合了针灸针和手术刀两种器械的优势并兼具二者的治疗特点,能无痛苦的进入病损组织进行松解,疏通,剥离及经络调整,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治疗作用:其适应证主要是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腱鞘炎、跟痛症等疼痛性疾病。小针刀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显著等优点,术后无需休息,患者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易于接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