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穴位:
1、后天之本——足三里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处,分布于足阳明胃经。足三里是特定穴五输穴中的合穴,五行属土,乃土中之土,补之可培土生金,健脾益肺。足三里还能生化气血,活血通络,强壮筋骨,艾灸后可增强下肢体力,治疗下肢肿痛、腰膝酸痛、软弱无力等。研究表明,足三里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有很大的影响,灸后可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升高补体,广泛影响机体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因此常灸足三里可补后天之本,只有后天强健,气血旺盛,才能使阴阳调和,脏腑功能协调,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目的。2、培元固本——关元穴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三寸,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肾间动气之处,是气功聚气凝神之所,为全身强壮养生之要穴,具有培补元气、温肾益精的作用,为保健要穴。研究表明,艾灸关元穴可提高机体免疫防御和调节能力,对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调整肾-肾中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还可以提高中枢及异位内膜组织中β-内啡肽与强啡肽的含量达到镇痛作用。因此常灸关元穴可补虚培元,强筋壮骨,活血通络,提高耐疲劳和免疫能力,从而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3、温阳补肾——涌泉穴
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在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为足少阴经脉的井穴,五行属木,《灵枢·经脉》记载涌泉“是主肾所生病者……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常灸涌泉穴可激发经气,协调阴阳,增强局部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调节自主神经以及内分泌系统,促使局部血液循环通畅,营养神经及肌肉、骨骼。另有研究表明,灸涌泉穴可使骨密度增加,可用于治疗由风湿病所导致的骨质疏松症。因此常灸涌泉穴可温补肾阳,扶正固本,强壮腰膝,通经活络,使正气充足,筋骨强壮,预防类风湿关节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中域教育长期专注于医考教育,
在医学考试方面有充足的经验。
拜名师、学技术,
为了你的中医梦选择我们你不会有遗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