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浮针适应症
浮针疗法主要用于治疗筋脉不舒、血滞不通所导致的颈肩腰腿疼痛和一些内科、妇科杂病。浮针疗法操作的同时常配合相关肌肉主动或者被动的收缩或舒张活动。这种相关肌肉的收缩或舒张活动在浮针疗法中被称为再灌注活动。再灌注活动形式多样,如弯腰、直腰、伸腿、曲腿、深呼吸、自主咳嗽等等。
通过浮针技术,大部分颈椎病、落枕、头痛头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膝骨性关节炎、网球肘、腱鞘炎等疾病都实现首次治疗症状即大幅度减轻,用较少的治疗次数即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03
操作特点
1、按部位选择进针点:浮针疗法是根据病痛所在的部位,范围大小来选取进针点。2、在病灶周围进针:浮针疗法是作用在病痛周围,针尖并不达到病所,有时甚至可以相隔较远。3、皮下浅刺:传统针刺疗法大多要深达肌肉层。而浮针疗法所涉及的组织是皮下组织(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4、不要求得气:浮针疗法要求避免患者有酸,胀,重,麻,沉等得气感,医生持针的手应有松软无阻力的感觉。5、留针时间长:传统针刺方法留针时间多在15-30分钟,很少超过60分钟,而浮针疗法可以较长时间留置软管。6、扫散是重要环节:进针完毕后针体左右摇摆如扇形的动作,是浮针疗法区别于其他非药物侵入性疗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有无扫散动作,或扫散完成的质量好坏,常常是影响疗效的直接原因。04
疗效特点
1、起效快捷。治疗疼痛时,在进针完毕或扫散完毕即可收效。对于急性病痛,其取效速度甚至快于麻醉。2、对于同一区域或者相关区域的多处疼痛点,浮针疗法不需要针刺每一个点,只要用少量进针点就可以缓解多处病痛。4、安全无副作用。浮针疗法不但没有药物治疗的毒作用、副作用和反作用,因其针体仅在皮下,不会出现传统针灸中出现的断针、滞针现象。5、浮针疗法留针期间可以自由活动。近年来我科采用浮针联合肛肠科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于年获批市级课题一项,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病表现为肛门直肠部位的模糊钝痛,通常疼痛时间较长(超过20分钟),或呈直肠压力感增加,坐位比立位或卧位重,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有晨起症状轻、中午加重、晚上症状消失的规律。根据牵拉耻骨直肠肌有无疼痛分为肛提肌综合征和非特异性肛门直肠疼痛,前者出现疼痛,后者无疼痛。或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局限于肛门或直肠下段的痉挛性锐痛,应激事件或焦虑常为诱因。多在夜间发作,影响睡眠,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内可自行缓解,不留有其他不适。患者反馈好,欢迎广大病患前来咨询。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