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可以评选为“大众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前三名”,当羽毛球成为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起羽毛球对于大众的好处,那必须是提高了身体素质、在双打中掌握团队协作的技巧。但是,很多球员也会有些苦恼,可能因为动作不规范导致手腕、肩膀、膝盖、足踝的不适。
蓝姐特地邀请到了体创动力与羽球爱好者开展了运动防护的训练及现场1对1评估康复。
活动现场中我们采访了一些羽毛球爱好者,他们讲述了在球场上出现的“运动困扰”:
球员A:自己平时的职业也是羽毛球教练,最近5个月出现手腕和肩膀的疼痛与关节活动度受限的问题。手腕的发球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疼痛。包括经常发力的右肩,侧前方抬手臂上举时,会卡住,只能慢慢上举。这让A球员非常苦恼。
康复师寄语:如果在运动中动作模式和发力出现问题,短期内可能无法感受到疼痛,长期不纠正就会导致关节活动度出现受限。
球员B:半年前在某次打球中,发现膝盖不适并伴随刺痛和肿胀,去医院检查后,并无大碍。但是膝关节刺痛和单膝皮温高症状长达半年之久,常常会影响运动时的发挥,也不敢过于发力。
康复师寄语:膝盖上方的皮温较高,建议去拍核磁共振,查看膝盖内软组织的具体损伤情况。
球员C:随着年纪的增长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老问题”越发明显,甚至在走路时都会感觉到踝关节的不适症状。年轻的时候非常活力满满,从不把“小伤”放在眼里。演变成习惯性崴脚,因为担心自己的身体,有时候都想放弃自己的爱好。
康复师寄语:其实前期“小伤”最需要被重视,当疼痛伴随着3个月、8个月、1年……变成慢性问题后,复健的时间也会变长。
球员D:羽毛球为什么也会出现网球肘呢?当我和队员交流时,表述了我的疼痛位置,他们纷纷说我是网球肘。
康复师寄语:肌肉出现劳损,动作模式需要改善。因网球肘的形成属于日积月累,已经成为了慢性疼痛,建议做一些康复训练帮助缓解。
当我们出现疼痛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Part1—运动防护的重要性
羽毛球看起来是一项没有接触性的身体直接产生对抗比如足球篮球等这种项目,外行或者新手看起来运动量不大,强度不高.实际上,羽毛球项目是一种一直都在折返跑,急停或蹬地起步伸直一直在跳跃以及落地等.很多新手或者初入门的爱好者,由于没有受过正式的训练以及经验,会有在挥拍以及步伐上的错误,而且对运动防护的预防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充足,往往会在运动中产生一些损伤.在这项运动中,容易发生的急性损伤有: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踝关节扭伤、腰部扭伤等。相关对业余爱好者调查显示,损伤发生率上肢最易发生,其次是踝关节。在专业人群里较易损伤的为下肢。所以我们要提高我们的运动防护意识来避免损伤,延长我们的运动生涯。
Part2—运动前动态拉伸、运动后静态拉伸
有效降低急性损伤的风险
1. 运动前热身,注意鞋子要松紧适度。
2. 避免过度疲劳。
3. 运动前做动态拉伸以及活动度训练。(逆时针顺时针转动手腕脚踝、膝盖并拢画圈、髋关节活动度联系、肘关节活动度联系以及肩关节活动度联系)(动态拉伸包括扩胸运动、振臂运动、股四头肌动态拉伸、臀肌动态拉伸、腘绳肌动态拉伸。)
4. 运动后做肌肉做静态拉伸,一组30秒做3组.(上肢:伸腕肌群/屈腕肌群、三角肌等,下肢:股四头肌、腘绳肌、臀肌、小腿三头肌等)
Part3—当你已经产生疼痛后该怎么办?
如果产生急性损伤,常表现为受伤部位疼痛,不敢发力或出现红肿热痛的情况。记得用price原则:保护、加压、冰敷、抬高、休息。若为慢性损伤,如踝关节慢性劳损,表现在准备活动以及运动前段时间出现不适感或者疼痛,运动中减轻,大量运动会加剧,运动完会有酸痛感,可以寻找专业人士进行评估以及处理。
常见表现是:不敢发力、受伤部位疼痛、红肿热痛、大量运动加剧、运动完酸痛等
康复师建议:如果如果属于急性问题,可以去运动康复中心去评估看看具体情况,及时处理。如出现关节肿胀,或疼痛问题加剧,关节活动度受限。医院拍核磁共振,并寻求医生或运动康复中心的帮助。
跟着美女康复师来学习日常拉伸练习▼
你的赞和在看,我统统都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